众所周知,中美教育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差距,而是处在不同国情下对教育的理解和运作上的不同,不存在优劣与尊卑。
美国教育注重的是开放性,尊重个性,倡导平等,所以创新能力成就了美国教育最为鲜活的亮点。
当下中国教育是选拨性的,庞大的人口基数,就业形势的压力,更多的使家长和学生不得不迎合考试,所以中国学子对基础知识的承载,令西方惊叹。
教育本是无国界的,如果这次湖北省与俄亥俄州二地的校长互访能推动中美教育的互补,则是二国的教育之幸!克利夫兰科学与医学学校校长爱德华?韦伯先生之所以选择襄阳致远中学作为访问学校,一是该校是一个平实的学校,优质生源并不在这里;二是该校并没有奢华的外表,求大求鲜;三是该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打动了他。近三天的行程,韦伯先生不得不为致远中学平实的外表下丰富的内涵而折服。管理的精致和精细令韦伯大开眼界;基础知识传授的慎密源于课堂教学的活力与张力,颠覆了外界对中国课堂填鸭式的印象;结合民族特色的艺术教育给了韦伯先生从未有过的艺术享受;体育课堂上的五步拳和教师的太极功夫让韦伯跃跃欲试,幽默了一句:“我不回去了”;活动课堂上学生们合成出来的酯令韦伯如痴如醉;致远人的文明和友善不亚于克利夫兰镇的宁静;……
中美结缘教育的旅程不会终结,这一个驿站正是下一个起点。关于教育的领悟和实践,永无止境,对于原理与方法的运用,贵在创造。教育永远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