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拉萨”——侯宗英骑自行车到拉萨日记

 ——襄阳致远中学高二(1)班侯宗英川藏骑行记  

 


   说走就走

我在无意中加到了一个QQ群,,这个群是的名字叫“骑友”。我们在一起商量了一下什么时候能聚在一起骑行一次,结果一个大胆的计划获得了大家的同意,就是放暑假后一起骑行去西藏。

 我们计划一个月骑到拉萨,每天至少骑120公里。准备工作比想象的繁琐很多,出行前必备的一些东西都要购置,比如:魔术头巾、骑车装备、速干衣、抓绒衣、皮肤衣、自行车胎与补胎工具……

我们的队伍一共有14名成员,大部分是大学生,也有成年人。最小的是个初中生,15岁;最大的43岁,是个医生。各地的都有:武汉,重庆,成都,上海、广东。

我对爸爸说:“我跟队友商量,放暑假骑自行车去拉萨。”我爸爸一贯赞同我的意见,他很支持我。但是我妈妈不赞成,她说高原反应太强了会死人的,先在海拔2500米的地方,训练一下,或者先从襄阳骑到老家试试。

我爸爸问我需要多少费用,我说:“5000元基本上够了。”后来还是决定带少量的钱和银行卡,如果钱用完了,分批往卡里打钱,这样比较安全。

有人说,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对于我来说,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犹豫,也没有受到阻碍,201271日,我们踏上了去往成都的火车,奔向骑行川藏的起点。

 



   出发

我们队伍在成都开的第一个会,达成了一个共识,无论路上多么艰难,都绝对不搭车,爬也要爬到西藏去。

77,早晨定好620的闹铃。640队友跑到我住地方说:“大家准备好了,就差你了。”我顿时从美梦惊醒,以光速穿衣,收拾东西。因为我的原因。本来7点出发,变成720

我们首先骑到武侯祠。拍照留念吗,没有紧张,没有疲惫。因为不知道以下将发生什么。每个人挂着带着自信光芒的微笑开始川藏之旅。


  
在武侯祠旁吃了份传说中的勾魂面,一碗粥,一个鸡蛋。十三元。第一天预定骑170公里,起初没什么感觉。后来才知道,什么叫川藏。什么叫318国道。
  

 

  骑行路

*****

川藏公路全长2414公里,号称世界上最危险最美丽的公路。

上路不久,腰部就让人坐立难受,腿部开始发酸,手腕由于长时间的压迫开始疼痛。只能强忍着疼,慢慢骑,大约1718左右的速度。骑到第一个山坡,没力气,又疼得厉害。忍不住下车休息,躺在路最边上揉背。我估计是到不了雅安了,我们队医赶上,我告诉他我的情况,他立刻教我治疗方法:平趴在地上,头,脚尖尽量慢慢向上提,拉伸背部肌肉。 管用啊,虽然有些丑!!但是真的管用,当场见效!!!

我们队伍已经提前到达垭口了,我和小胖子为了减少时间准备抄近道,选择了一条直通垭口的石头路,这条路虽然看着挺近,但是进去才知道里面根本不能骑,而且推也非常艰难,这段路我们两人抬一辆自行车慢慢地扛过去,为了过这一段路我们一共花费了两个半小时。自此我发誓:以后一定不会再走捷径了,到最后受苦的还是自己。

 

*****

 

晚上,有经验的队友就讲述从新都桥到雅江这段路有多烂,有多难。自行车百分之八十会出问题。听说一多半人在这三天要搭车(搭车就是带着自行车搭乘面包车,付一些搭车费)。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路况比想象的还要糟!起初,泥巴路只是半脚深。我既要担心车子链条里进泥巴,还要担心车子速度太快撞到比较锋利的小石子把轮胎弄坏。所以只能慢慢骑。


  
有一次我一脚踩到泥巴里,烂泥竟然比脚踝还深。再加上下雨,旁边飞驰而过的汽车溅得我们浑身都是泥巴。22公里的山路花费了五个半小时,比徒步还逊。

还有一天,骑到晚上将近11点,四周无人,只有雨和泥泞的路,雨声,车声,别无其他。还有那遥远的目标……心理承受能力到达极限,生活中的不快突然一点一点涌出来,一发不可收拾!悲哀!伤痛!消极!将我怒气一点一点逼出来,我强忍不住,只想发泄!同我一起的那个队友比我小两岁,也伴着那种到临界的情绪吼了出来。我只记得那时的雨飞进我嘴里,打在我脸上,眼睛快睁不开。吼了几百米之后,我意识到,还有我的队友,我不能垮!我吸气呼气……平静下来。幸亏有他在我身边,让我意识我的责任,我的担当。

 


*****

川藏路上如果死人,百分之八十以上会死在金沙江到芒康镇的路上。这里的落石直径有超过一米的,越来越多,它们静静地躺在路上。但是完全可以想象出它们的威力!有的已经把钢铁护栏完全摧毁,滚落在金沙江里,湍急的河水也无法推动它们。护栏其实很结实,越野车应该无法撞毁,但是石头可以!它有着怎样的破坏力?遇上人结果不言而喻。

 

******

大家都说怒江七十二弯。绵绵长长,弯弯曲曲,总结俩字:危险!我初略估计绝对不止72个弯。在观景台看到七十二弯的半景。真是一个曲曲弯弯!我专门把相机改成录像。一路走,一路录。下山下了4小时。还好全是我最爱的柏油路。下得其实挺累,精神绷得很紧。一会就到了这一路上最霸气的检查站:怒江隧道!真一个霸气侧漏!一是谁也不能拍照,二是检查站有部队专门驻扎。

 景色似乎因为一条怒江改变良多。原来是青山绿水,现在的山却没有以前的青翠,更多的是赤裸裸的霸气。

 

  路餐

 

我们每人准备了五十块压缩饼干,中午常常没有餐馆,基本上都吃的压缩饼干。很少吃肉的,所以我们在路上看见有肉吃两眼就会发光;大饼和榨菜是我们的常客,我有时候在小卖部买袋装的鸡腿吃。晚上到了目的地的镇子上,可以大吃一顿。

至于水呢,我们每天必备的物品就是水,每人至少备3瓶水,一般是饮料“脉动”,补充能量,另外瓶子比较大,能装热水。如果路上水喝完了,就只能接泉水了,泉水很冰,带点甜味。

 

   夜宿

我们每天会到达一个地点住宿,就是赶夜路也要赶到目标地点。一般都是住的客栈和青年旅社,有时也会住蒙古包;最惬意的一晚是从巴塘到芒康,路上需要两天,途中有一家温泉山庄,还是很爽的。15元一个人,因为房间定完了,我们43个人挤在一个大厅里,打地铺。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很快就熟识了,晚上大家一起玩游戏,温泉是免费泡的。

119道班到理塘途中,我们因赶夜路到23点,没地方住,大家都快崩溃了,看到一个工地,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去找领班的,对他说我们是骑行的,没地住了,他同意我们住在工地上。后来工人们还给我们好多吃的和一锅牦牛肉,我们发现藏族人民对我们是很热情的。

119道班到理塘的那一晚我毕生难忘,甚至想把那一天721当做我的生日。

 

   战车

我的车子是TREK(崔克)4500D,花了5980元买的,是非常得力的战车。不过车子在路上被非常小的铁丝轧烂了5次胎,被称为我们队伍的川藏第一爆。经过路途上的创伤,回来时已经坏得不行了,现在在专卖店保养。我本来把它挂在家里当纪念,想想算了继续用吧。

车子坏掉是常事,一般只能慢慢骑,或者推到有修车的地点。一个队友自行车的花鼓坏了,可是没有专门修这的,就勉强地先装了一种很水的花鼓,而且是唯一的一个,比专卖店的还贵,很坑人。

骑川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驮包,我的就有40斤重(我们队最轻的一个),最重的有130斤重,这种是体力非常好的才会装那么多的东西。

上二郎山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一个牛人,骑川藏用的是后减震的自行车,那种车骑上坡是非常累的;在去荣许兵站的路上,我看见了一对情侣骑的是双人自行车,诸葛亮广场就有那种车,还有三人的,那车是平常骑着玩的,没想到他们会用在川藏线上,也是一对奇人。

 

   川藏风光


 

我们在布珠民居住的那天,队友对我说明天有日照金山,要赶早起床看,第二天早晨大家都早早地起来了,拿好相机等待着太阳升出的那一刻。太阳出来了,大家欢呼雀跃,景色真的好美,阳光照在山上就像一座金字塔一般。

还有难得一见的冰川。围绕着来古村的多条冰川,在村子前形成了多个冰湖,每一个冰湖都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看上去真有点到了南极的感觉。

在巴塘到芒康的途中,有一只流浪狗一直跟着我,我喂它吃面包喝矿泉水,后来我想带上它,一直带到拉萨,不过队友对我说它在那里活不了,所以我只能忍痛把它送人了。

 

   路人

 

有一天赶夜路,找不到住宿点,就住在藏民家里,藏族人是非常热情的,他给我们炖了一锅牦牛肉,还弄了一些糌(zan)粑给我们吃,还沏了一壶酥油茶给我们喝。

我在路上碰见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也来骑川藏线,而且骑得很快;还有一个骑川藏线的小孩,只有十岁,他的爸爸说要带他出来体验一下路途的艰辛;还碰见一个山东的小女孩,她只有九岁半,她一直骑,不休息,比我们骑得还快。

我们在沿途遇见了一个香港人,他的装备非常齐全很先进,我记得最深的一件物品是净水器,在路上没有水喝的时候,他就接泉水用净水器过滤一下就可以喝了,还给我们一人加了一瓶泉水,很甜很冰。

 

   亲爱的队友


 

大家可能想不到,我们这些生死伙伴,在第一天,就差点散伙了。

第一天,大家骑行的速度有快有慢,我们耽误了近一个小时,第一梯队早就到了。那时已经晚上九点,其他人还在等着我们一起吃饭,队长还在徒步。第一梯队已经等了两个半小时没吃饭。矛盾在队长回来时一触即发!由于双方比较激动,第一梯队要求离队,自己走……

经过十个月组成的队伍,一句话就要散。双方的心理和行动似乎都有充足理由,而我做为吊尾车竟然做了引爆的引线,很内疚。最终解决矛盾的关键人物是大叔,也是我们的队医,他年龄大,本领强,人又好,调和了这次矛盾。大家开始相互理解,度过了这个艰难的磨合期。

队友中有中途退出的,其中一位在去158道班的时候产生了精神型高原反应,神经紧张发疯似地嚎,最后只能搭车返回。另一位是队里跟我玩得最来的,他也不得不中途回家。我答应他,等我高中毕业,去陪他骑青藏线,再去一次西藏。

队里还有一个女生。一直坚持她的倔强,每天比我们早起两三个小时赶路,却晚两三个小时到目的地,在过弯时刹车失灵膝盖摔伤,躺在医院。


     
短短的一个月,把我们这些从天南海北聚在一起的人紧紧焊在了一起。黑桃,橙子,小胖,大叔……我毕业之后一定会来看你们!

 

   

  直面我的路


 

在出成都的路上,我基本不拖后腿。其实我从来没想到我会拖后腿,我在第二梯队,那叫一个遥遥领先,时不时超超第一梯队什么的,惬意得很!上108国道后,超一个又一个队伍,向他们打招呼,相互祝福。


   
出川的第一天,到十点半我已经看不见队友,但是知道他们就在后面。其实不必等,这似乎是默认的规矩,谁先到就把房间订下。我觉得身体越来越不行,就是一个字:痛!下车时腰真的有点受不了,躺也不想躺,动更是不想动。只有忍着到餐馆一屁股坐下,揉腰,揉腿。等了挺久,上菜,吃饭。没想到传说中的大胃王回来了。三个菜,我基本吃了两道,加四碗饭。满足感油然而生啊,爽!

骑行的队友中,只有两个人是真真正正骑到了拉萨。我很幸运,我做到了,没有在中途搭一步车。

川藏线不相信眼泪,无论你在路上怎样哭泣,回应你的只有呼啸的寒风,寂寞是最大的敌人,只有影子和车对你不离不弃,面对一道道弯我甚至不敢抬头,因为我不知道在弯的后面是另一个弯还是垭口。一路骑来,我已经长大,我是男人,不会回避,要直面一切道路。
    
  十一   你好,拉萨!


天,开始变蓝,黑云包着蓝天,光芒从其中投射而出!连绵不绝,绝美!到山巅风很大,山巅竟有一片草原,开满黄色小花,满地全是,迎着风,柔软小花向西藏呐喊她的不屈与壮美!风景真是没话说一个词:奇幻。

 经过了一个月的艰难跋涉,810我终于看到了拉萨,看到了蓝天下耸立的布达拉宫。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来拉萨,是来吃苦吗?可吃苦又是为什么?直到布达拉宫,我才得到了答案,这是人生的一次大考,考验我是否成熟。  

回程坐上川航飞机,一切都变得轻松,不用天天中午吃压缩饼干,不用忍受刺人的阳光,可以享受飞机舷窗外的雪山草原,可我更喜欢风餐露宿的艰苦,累了睡马路,看见野果就吃,那是挑战更是磨练!我想只有经历过这种磨练后的我,才会变得更加成熟吧!

十二  更美的风光

踏了2648736转,2414公里,32天,244000以上的山,25000以上的山,14条汹涌的河流,全程花费8000元。

也许有人说川藏的风景迷人,好想去一次,但你要知道只有踏出那一步,才能得到更美的风景。

我年少,我轻狂,即使天妒又何妨?经历了这个特殊的17岁,从此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我。

   

                                             201295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