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三名教师获市级表彰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10日上午,全国第2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市委、市政府在南湖宾馆水上礼堂举行庆祝第28个教师节暨全市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副市长丁亚琳宣读了《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模范教师和模范教育工作的通报》,我校三位老师榜上有名。其中毛群星老师获得“襄阳市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孙凤文老师获得“襄阳市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程洁老师获得“襄阳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今天早上,利用早上升旗仪式,李后兵校长对三位优秀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三位教师不仅是致远中学的骄傲,更是致远师生学习的榜样!李校长鼓励致远人精诚团结、矢志不渝,努力把我们学校办成“全市人民满意的学校”,办成“全省知名、全市一流”省示范学校!

 

襄阳市致远中学毛群星同志事迹材料(市模范教师)

毛群星,男,化学教育本科学历,襄阳市致远中学化学教师。19848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坚持在三尺讲台。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工作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他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信守着一个人生原则,那就是勤恳做事,爱心育人。

一、脚踏实地,潜心教学 

在教学中,他对自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上好每一节课,育好每一个人。平常工作中他备课花的时间比别人都要长,有人不理解,说你都是老教师啦,还用备课?但他觉得做一个教师备课都不认真,那必然会误人子弟。为此,备课时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为了适应新课改,在课堂教学中,他大胆尝试,引入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激励学生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教学要取得好的成绩,实干是必需的。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他采取各种措施,经常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帮助学生培优补弱;对学生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面批面改;为了命制一套高质量的试题或习题,他经常加班加点。可以说,每一套试题都凝聚了他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因为他知道,他每多花一分钟,就会为学生节省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

正是因为他如此潜心钻研,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带的每一届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统考,他所带的班级成绩在全年级总是名列前茅。2008年,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化学竞赛,姜志刚同学获湖北省一等奖,黄星月、陈栋、赵玉林获湖北省二等奖; 2009年,他所带的学生高考取得了单科过一类线37.5%的优异成绩。

二、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多年来,毛老师始终工作在教学一线。工作28年,做了14年班主任。他最乐意进课堂教书,最喜欢跟学生打交道。他深知,作为教师尤其作为班主任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关心热爱学生。工作中,他坚持用真心、真情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他发挥身教胜于言教的作用,始终用一颗博大的爱心去爱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孙士秀同学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时常有辍学的想法,学习成绩也起伏不定。毛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后,及时找她谈话,鼓励她战胜眼前困难,同时帮助她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多次给她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在她生病时帮她买药;学生耽误了课,就抽时间帮她补习。在毛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下,她不但坚持上完了学,而且最终考取了理想的大学。

爱心是伟大的,是教师的天赋,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他以博大的胸怀爱护着学生,以真诚的师爱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所以,他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他所带的班级经常被评为文明班级。2012年,他所带班级被评为襄樊市教育局优秀团支部。

三、用心引领 亲近学生

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家长和社会都十分关注。作为高三班主任,更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每次考试后,毛群星老师都会和学生们分析考试情况,找重点学生谈话,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等。

高三的同学对考试极其敏感,压力很大,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谈心,帮助分析原因。班上有一位叫胡云霞同学,家人对他的学习非常重视,对她的期望很高,给她定的目标是上一类大学。可就在临近高考前几个礼拜,她的成绩突然下降,该生非常着急。毛老师随即与该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谈话,了解到该同学最近学习压力大,上课有些精力不够集中。针对这种情况,帮助她进行分析,让她正视困难,并重新树立起敢于面对高考的信心与勇气。在今年的高考中,他顺利取得566分的好成绩,达到了一本线。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毛老师用“心”经营着教学。他始终相信: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学生也许会忘记老师传授的知识,难以忘记的是老师的仁慈、宽容和耐心……。因此,他善待每一位学生,亲近学生,在学生面前从不摆架子,因而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在学校每学期举行的学生评教评学考评中,都得到了学生很高的评价。2009届学生王浩在毕业后,在教师节发给他的贺卡上写道:老师,我真想再听您讲一节课。

四、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20118月,由于学校人员紧张,调节不开,学校领导找到毛群星老师,安排他担任高三(3)班班主任工作,这个班是一个奥赛班,工作的压力不小。而此时他父亲刚刚病故,母亲也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顾,再加上孩子正好上高三。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他没有过多的犹豫,就接下了这副重担。为了他深爱的学生们,他把全身心都扑在了教育事业上。每天早晨610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晚上很晚才离开学校。无论是平时还是周六周日,他都要到学校去,因为他心里装的是学生。孩子曾经要求:“爸爸,我都高三了,你能不能歇一年再当班主任呀?”,此时,他只能将愧疚放在心底里。

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然而,收获爱的结果却是甜美的。2012年,他担任班主任的高三(3)班,取得了15人过一本,45人过二本,55人过本科(全班55人)的优异成绩。

多年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他的人生履历上出现了一些喜人的成绩:2004年荣获襄樊铁路分局家长心目中的好班主任、2006年荣获致远中学优秀教师;2000年获得市优秀教学论文二等奖和教师优质课评选三等奖;2008年、2009年、2011年获致远中学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称号。

选择是一种责任,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在教育这个神圣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学生、家长的信赖,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领导同事们的好评。二十多年来,他就是这样勤勤恳恳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心,为学生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之路,付出自己全部精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襄阳市致远中学程洁同志事迹材料(市优秀教师)

程洁老师,1995年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母校——襄樊铁一中即今天的襄阳市致远中学中学任教。任教以来虽然面对的是平凡而琐碎的工作,但她认为“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十七年来,她用“心” 在校园的这片净土上默默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的教学硕果,播洒下浓郁的桃李芳香。

一、专业成长的进取之心

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执教生涯伊始,程洁老师除了谦虚地向其他教师请教外,积极参加培训,聆听专家报告,还向书本学习,广泛地阅读教学理论书籍和相关的教学杂志书籍,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案例,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收集教学素材,为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她把参与公开课作为专业提升的捷径,多次接受挑战,于1997年以来,参与省级优质课评比1次,获三等奖,参与市级优质课评2次,均获3等奖,还承担过市级历史公开课2次。

程洁老师认为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不能推倒重来的,任何教育的痕迹都将不可避免地留在学生身上,也会长久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因此,她对教学过程的思想、行为重新审视,不断反思调整教学策略,善于把想法、看法变成办法、做法,使课堂教学水平逐渐提高。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省、思考、探索,形成自己对新课程教学观念、教学问题、教学成效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学论文《新教材新问题 新对策》获市中学历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教学案例《走进鲁迅作品,探寻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获湖北省中学历史优秀案例评比二等奖;教学案例《洋务运动》获市中学历史优秀案例评比二等奖。《加强史料教学,促进素质教育》、《“耕”与“织”是怎样分离的?》、《世界局势下的中国外交趋势》、《普通高中历史新教材使用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等文章分别发表、交流于《襄铁中小学教育》、《教科导报》、《历史教学艺术论》、《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等刊物书籍上。身为历史教研组长,程洁老师希望做一名学习型、反思型教师,更好的带动全组教师的学习和反思,引领大家由“职业型”向“研究型”转变。

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庞杂而繁琐的人文学科。陶行知先生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如何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新课改的重点命题,也成为程老师经常思索的问题。课前,程老师围绕课改理念,深刻领会课标内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认真钻研并大胆整合教材,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先学,而后在课堂中她尽可能地展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导到设疑--探索--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上来,成就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运用微笑和精准幽默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教态,成就了融洽的师生情,激发学生做中学、学中思、思中知,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如她所带的学生彭双玉在2010年高考中以文科599的高分夺得襄樊市直学校第一,跻身湖北省文科前60名,所带班级的历史成绩在历次期末统考与高考中超过市同等学校。

二、对待学生的关爱之心

生活中,她是个母亲,推己由人,爱别人的孩子如自己的孩子。工作中,程洁老师一名有着浓厚人文主义情怀的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以生为本。她牢记克鲁普斯卡娅的话:“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作为教师关爱学生,她心中装着学生,思学生之所思,想学生之所想,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以及心理等各方面去理解学生,研究学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不仅在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在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尊重信任学生,善于理解宽容学生,让他们体验到一份人文关怀,真切地感受到了程老师做的一切是为了学生。2010年冬天的一个晚自习,班上一名住校女生突然腹痛,程洁老师首先安排学生陪同该女生去医院诊治,然后组织课堂恢复正常教学。晚自习结束后,她并没有急于回家照看独自在家的十岁女儿,而是赶到医院了解学生的病况并陪伴安慰。直到23点多,该班班主任赶到医院后才匆忙回家。2010届的学生Z在高考前一个多月因文综成绩下降而自暴自弃,程老师却没有放弃她,而以自己高考经历鼓励她重新树立自信,并利用自习时间帮助Z补课。这位学生毕业后在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教育故事” 征文中讲述了这件事,向程老师传达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祝福,程老师也从中收获了感动,用饱满积极的心去面对更多的学生。

三、甘于奉献的平常之心

宋祖英的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常常萦绕于心:“…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程洁老师从第一次踏上了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教师这个职业意味着奉献,淡泊名利,只求心安,并一直这样做的。2005年丈夫调到武汉工作,她便承担起照顾年老多病的父母和抚育年幼女儿的主要责任,尽管期间老父亲因心脏病做过两次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手术、一次心脏搭桥手术以及一次因疑似胰腺癌而进行的开腹手术,女儿也经常因病住院,但程洁老师从未向学校叫过苦,也没有因此请假而影响教学工作,总是自己克服困难,白天做不完的工作就晚上加班,是个事业、家庭两不误的“忙人”。但程洁老师并没有抱怨,因为她深刻理解“奉献”与“收获”的辩证关系。李镇西校长在《师德新思考》一文说道:“我依然认为,教师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奉献”,“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拥有的教育智慧更加丰富,他的课越上越精彩,他开始进行教育科研并取得成果,又开始写作并发表教育文章乃至出版教育著作,他开始踏上由一名普通的教师同往教育专家的路……这都是教师的收获”,程老师知道如果没有奉献,肯定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收获。

四、集体研修的协作之心

程洁老师老师在工作中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她多年担任学校历史教研组长和备课组组长,深知这两“组长”虽然是没有权利的“官”,但上有众多中层干部,下有众多教师,处于承接位置,又肩负着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形成本学科教学特色的重任。为了当好这两个“组长”, 程老师除了探索教改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对历史学科教学做出宏观的规划,确定好学科教学的方向外,还关注组内教师利益,抓好团队建设,协调同组教师做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搞好集体备课,抓好资源共享、智慧共享,组织好新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求大同,存小异”,在合作中多赢共进。青年教师邵秋菊因教学经验不足而缺乏自信,程洁老师为使她尽快适应,为她说课、上示范课、修改教案、听课指导,对她的长处与进步及时予以肯定鼓励,将自己的钻研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邵秋菊老师的教学能力快速提高,荣获校首届“课内比教学”二等奖,她的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历史教研组的曹小冰老师参加市首届“课内比教学”活动荣获一等奖,程洁老师功不可没,除了协调本组其他老师的分工合作外,从抽签选课题、课前收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到正式讲课,程老师全程陪伴并提供参考意见,还主动帮助她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为曹老师解除了后顾之忧,以最佳状态投入到“课内比教学”活动中为学校争取了荣誉。

春蚕吐丝默奉献   呕心沥血育花香

----记我身边的一位班主任

我不是一名班主任,但我一直崇拜班主任这个称号。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班主任才是先进,才是模范。在思考的同时,我惊喜地发现先进其实就在我身边。

她叫孙凤文,是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作为一名多年来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班主任,她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崇高的职业理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 

一、 努力学习、德才兼修,她是名好党员

“勤恳工作,清白做人,零落成泥。”是对这位党员的最忠实的评价。

孙凤文同志身为一名党员,时刻牢记党员的权利、义务和党的宗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使自己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首先是从思想上重视。在过去几年里,她不断加强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加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通过学习,她提高了自己的政治鉴别能力,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能够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清醒的头脑。其次是在行动上的落实。作为教师,用她的话说,教育好学生是她的最大目标,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体现。她要求自己必须做好表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她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认真学习相关的辅导材料,每年写下近万言读书笔记,帮助其他同志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教师,她积极热忱,严谨务实,不断创新,对同事团结友善,对学生既是严师,更是慈母,真正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她能认真地钻研各类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工作中,善于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工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她以学校大局为重,以学生发展为本,服从学校工作安排,淡泊名利,遵纪守法,团结同志,真诚待人,思想政治表现一贯优秀。

二、投身教改,勇于创新,她是名好教师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一句朴实而又内涵深邃的话,非常清楚地表现了她在教师这个岗位上的价值追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新一代班主任面临巨大的挑战。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应成为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立的批判精神,具有较强能力的“科研型”教师。孙凤文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反思,勇于大胆地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已逐步成长为一位“科研型”的班主任。现在的她,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班主任管理模式和政治教学模式,她还撰写了许多的教育、德育论文,为教育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论文《浅谈政治课素质培养目标》获湖北省二等奖;《以德治国重在以德育人》获湖北省一等奖;《银行的业务与作用》获湖北省积件比赛二等奖;在襄樊市优质课大赛中,说课、讲课双双获得一等奖。

她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时光荏苒,在习惯式的付出中她连续送走了三届高三毕业班,工作上要强不怕吃苦的劲头注定了她始终要站在最前沿,迎接挑战! 2011年,她承担了学校文科重点班的重任。在教学中她从不以自己的经验丰厚自居,她只为学生负责,治学之严谨堪称楷模。有一次为了一个知识点,她晚上查资料到半夜,第二天同事们看着她红肿的眼睛,问后才知道原委。对孙老师来说课比天大。在她看来,讲好每节课,就是一个教师比天还大的责任。

她爱校爱班爱每一个求知的学生,她的爱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责任。所以,为当好一名称职的教师,孙老师十几年如一日,从没停止过潜心钻研与辛苦耕耘,孜孜不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她从一个普通教师成为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其中的艰辛与甘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浇筑成绩,荆棘构筑辉煌。成功的背后遇到了多少难题,她自己说不清,但她能够说得清的是,她靠自己不够坚实的双肩,撑起了属于她和学子们的一片蓝天,撑起了她生命中最崇高的事业,撑起了无愧于共产党员光荣称号的高风亮节!

三、爱生如子、倾情育人,她是一位好班主任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

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

我愿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

     我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

这是作为班主任的她发自肺腑的感言。

   孙老师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每一年,她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悟。然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有一点她却始终牢记在心,那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要用诚心去发现,要用真情去把握,用爱心去创造。因为她始终相信爱有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她所带文科重点班,任务重,责任大,压力强。但通过努力,班级班风、学风好,成绩突出,多次次被评为文明班级,学习成绩步步升高。徐奇伟、蒋东明、肖灿灿分别被评为襄樊市“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的称号,她也连续两年被授予“十佳班主任”称号。

她关心爱护学生,真正做到爱生知生,知生爱生。她班王思越同学身患重病,家庭又非常的困难,她就悄悄的把自己省吃俭用节俭下来的钱拿来帮这位同学。高考前,孩子压力大,病得很严重,住进了医院,孙老师及时来到医院看望孩子和母亲,给孩子和母亲极大的安慰和鼓励。最终,王思越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她总是帮助这个同学,那个同学,可是她自己的一竿钢笔用了五年也不舍得换一只,一个茶杯一直用了上十年。

孙老师有严重的颈椎病,去年11月份,她的颈椎病复发。每天晚上痛得只能睡到23个小时,第二天5点又要起床匆匆赶到学校。同事要她请假休息及时治疗,但她每次都因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学生而不了了之。记得去年元月备考期间,她背上背着暖手袋,身上贴着膏药,每次都弯着腰强忍着疼痛但仍面带微笑走进自己的课堂。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和他们娓娓到来,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因为她觉得自己始终是幸福的。今年327日是孙老师的生日,她班学生不知从哪打听到这一消息,给了孙老师一个惊喜。晚自习,孙老师照常进了教室要给自己的学生过生日(那天是她班学生曾佳的生日),但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黑板上工工整整地满满地书写着一首“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的歌词,全体学生站起来齐声喊“妈妈生日快乐,妈妈辛苦了”。孙老师和同学们紧紧拥抱在一起,幸福的泪水止不住流下来。那一幕感动了教室内外所有的人,他们也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热泪。事后,孙老师看到一个同学的QQ日志中这样写到:“每次都是老班给咱们过生日,咱们作为她的62位儿女今天说啥也要给咱妈过好这个生日”。

爱,而后育

有一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一位渔夫拾到一颗珍珠,但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想把小黑点去掉,使它显得更完美,于是他开始细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了一层又一层,点依然存在……最后,黑点终于去掉了,珍珠也碎了。我们的很多孩子就像这样的珍珠,可能会有些许的瑕疵,但不能对他们过于挑剔,而是要更多地给予他们爱,孙老师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接受他,然后才是转化。

201010月,她班有位女生早上总是迟到,但最近一个多月,她每天都很准时。说起来这其中的原由还得从她最后一次迟到说起。孙老师记得很清楚,那是1028日的早上。那天早上孙老师在班上等了很久,上课铃声已经响了,没等着她就回办公室了,准备打电话问问。刚进门她来了,向孙老师承认错误。听的出来她的诚恳,孙老师也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原来那天她很早就出发了,但走了大约一半的路她发现自己忘了带校牌,于是又往回赶。她主动要求接受加倍的惩罚,为班级劳动一周。那天孙老师没过多地批评他,而且说今天你虽然迟到了,但孙老师看到了你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孙老师说一周时间太长,她也不忍心你一个女孩子每天晚上那么晚回去。“要不这样,你帮忙倒3天垃圾吧,就算义务劳动了。”孙老师说。从那以后她变了,有时甚至成为班上的早到者之一。

学期期中考试完后,这位女生自信地跟孙老师说,这次成绩一定能有很大进步。但是成绩出来后,她哭着来找孙老师,她说英语因为答题卡考号涂错了,原本的96分变成了18分。她请求孙老师在班上排名时把分数给她加上,她再也不想落在倒数了。孙老师没同意,给她讲了一番道理。孙老师说你的进步我一定要让班上同学和科任老师知道。在当日的班会课上,孙老师慎重地提了此事,而且在言语表达上注意强调她的成绩和进步,同时又给其他的同学给予警示,要他们一定引以为戒。班会课后,她紧跟着我出了教室,诚恳地说了句谢谢,孙老师也给了她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饱含信赖与期望的微笑,一个能增添她前进力量的微笑。

渔夫也爱珍珠,但他错在一""障目,而无视了珍珠本身的晶莹圆润;我们也爱孩子,但我们错在爱的方式,而忽视了孩子的灵动.,而后育!孙老师可贵之处就在于能爱上孩子的纯美,爱上孩子的不完美.用自己的""的教育.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让"黑点"也迷人,"亮点"更耀眼!

奇迹的背后------与家长做朋友

  她班有位男生叫小林,刚接手时孙老师也充满了担心和忧虑。开学第二周,他第一个无故旷课。孙老师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他的母亲,随后来到孩子家中。孙老师没有责备母亲,因为她也是一位儿子的母亲,她知道当妈的难处。通过交流,孙老师了解了一些情况。他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而且两人感情不和,为了孩子一直将就着过活。通过这次谈话才知道,这个学生,在转到本班来之前已经读了两个高一了。他当年是以560分的成绩进入某中学的,当年高一只上了一个多月因参与打架,被学校开除,在社会上混了接近一年;第二次因厌学,中途辍学,又在社会上混了大半年。他身上的毛病太多。母亲担心这个高一他又上不完。他母亲说,“我倒没想他能上大学,能坚持把高中上完就是奇迹了,反正这次是最后一次了,再给他一次机会。”那天,孙老师和他母亲谈到很晚,忘记了吃晚饭。孙老师给予她心灵的安慰,和蔼地说:“咱们要携起手来,我对孩子有信心,请你回家后转告他,这次我不处罚他,给他一次机会,不过明天得让他到学校来,我想跟他谈谈。”母亲很感动,孙老师走时还要了老师的QQ号。此后她们经常电话联系,短信、QQ传递,孙老师亲切的喊她许姐。家长妈妈也敞开了心扉,她们经常在一起畅谈教育感想,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虽然此后这个学生也发生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错误,但终于克服了厌学情绪。当然这期间孙老师也想尽了办法。他不爱学习,孙老师就用看书来培养他的兴趣。孙老师在新华书店花了180元钱买了一套文学名著,让他母亲转交他。每次孙老师都让他母亲转达老师对他的鼓励与赞许,比如孙老师有一次让他母亲这样转达:“老师从来不认为你是个坏孩子,而且你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诚实,无论对家长,还是老师。就冲你这点,孙老师永远不会对你说放弃。”孙老师对他的信任与鼓励一直支撑着他。他在高一学期末选择学艺术,并靠自己的努力征得了进艺术班的资格,现在正朝着艺术的殿堂迈步。孙老师很欣慰,因为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一位已陷入绝望的母亲眼中的奇迹。

孙老师善于采用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她班有位女生心理压力大,一度出现心理障碍.她的母亲远在深圳,对孩子甚是担心,孙老师知道后就利用网络经常与家长用QQ进行联系与沟通,妈妈经常把女儿微薄中反映的问题通过QQ反馈给孙老师并寻求帮助.下面是其中的一次聊天记录 :

“浮萍 11:05:28

昨天她说想出家,我真的担心了好一阵子

文子 11:05:31

我也跟她说,我不会给她太大压力,希望她轻松学习成长。不知道她跟我说的是否是真实的想法

文子 11:06:44

不过,对这件事我们还是慎重点好。我觉得我还是找她谈谈吧

浮萍 11:07:47

你可以从这次考试的名次跟她谈起,不管名次是多少,只要尽力就可以了。”       现在这位同学已经能与周围同学正常交往和学习了.

班主任重要,但毕竟代替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重要性,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无论运用何种方式、何种技巧与家长沟通,最为关键的是要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同时也要讲究一定的沟通与交流的技巧,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孙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能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

亦师亦母亦友,做学生的知心人

  老班,祝你生日快乐!学生们用彩色的纸在黑板上贴了一个大大的心形,纸上面写满了全班同学给孙凤文老师的祝福话语。孙老师现任高一(7)班的班主任,虽然事隔快半年,但是孙老师仍对上届学生为她过的生日场景难以忘怀。

  孙老师一直把亦师亦母亦友,做学生的知心人这句话当成是自己的座右铭。带班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觉得孙老师像是自己的妈妈,每当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都会主动找她谈心。孙老师说:记得上届班上有一位叫小红(化名)的学生。她是一个非常乖巧、懂事的女孩。有一天我在班上巡查,她从教室出来,用一种求助的眼光看着我,要跟我谈谈她的秘密。我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与她交流,她说一直以来很苦恼,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晚上睡觉经常失眠,简直要崩溃了,有时甚至想到……怎么办?直觉告诉我这孩子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是该让她父母带到医院接受医生的心理治疗吗?后来,我大胆地决定让她留下来,想靠自己的力量帮她走出困境。我创造机会让她多与同学沟通,培养她的兴趣爱好。自己也私下专门去医院咨询心理医生,在网上查资料提高心理辅导能力。两年来和小红交流过无数次,她完全把我当成了知心朋友。现在小红变成了一个可爱阳光的女孩,最令人欣慰的是这次高考,她的成绩竟然超过一本线50多分。我很替她高兴!

做学生的知心人,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孙老师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能聚细心、耐心、爱心与慧心为一体,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让人们看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的事半功倍。

宽容也是教育

孙老师班有一位男生叫小军,成绩不太好,人性格内向还有点倔强,不善于与人沟通,包括与老师,容易与老师发生冲突。有一天,上政治课,学生在看书。她从座位旁走过,无意间发现小军手上带了一枚戒指。孙老师轻轻俯下身,示意他把戒指取下。他不理不采,孙老师再三示意,他的反应让很是让人失望,但最终理智让孙老师强压了心头的怒火,孙老师说:“我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孙老师示意他下课到办公室。下课了,他倒是很听话,准时到了办公室。孙老师用微笑着示意他坐下,他不坐。孙老师说:“我说你站,我坐,你高,我矮,这样不平等。”他答应坐下,孙老师避开刚才的事只字不提,只是说老师感觉你今天有心事,能不能跟老师说说。他一开始不说话,僵持了两分钟后,师生二人开始聊家常。慢慢的,他的话打开了。原来,昨晚因回家晚点,他父亲狠很地揍了他一顿,以致于今天心情很不快。最后,他承认自己错了,他不该带着情绪上课,而且听不进老师的话,并主动要求下午读报时间当着全班检讨。听完他的话,孙老师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的那点自尊。她知道这个时候惟有宽容才能对其有作用.后来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在他们之间进行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孙老师相信总有一天,他会被自己的宽容所打动的。有一次,他因经常无故旷课,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不想让孩子读下去了。在他离开学校的那几天,孙老师去过他家,和他沟通,并努力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并且坚持每天往他家打一个电话,与他和家长联系。在对他的寻寒问暖、与他心与心的碰撞交流后,返校的他眼里滚出了晶莹的泪花,也许当时留给他的是太多深深地自责与忏悔。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他开始接受孙老师的宽容,试着与老师进行主动谈心,能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了。

孙老师事后这样说:“学生的苦我们都吃过,谁也不会认为那是幸福的回忆。我能回忆起的快乐时光只是玩耍和调皮,我想在座的老师也有相似的回忆。`头悬梁、针刺骨`是古代传下来的名言,要让多少代学生成为陪葬品,在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大前提下,我能做的就是体谅他们一点,如果他们犯错,那是年青人的权利,是上天赐予的礼物。

 宽容也是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当然这里的宽容决不是纵容。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恐吓和惩罚。孙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她认为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因为她坚信这个时候的惩罚只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极端。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她愿舒展博大的胸怀。因为她坚信宽容有时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

是的,她这好,那好,但

她不是一个好女儿。她父母亲年过七十,一直远在异地。一次放长假,她母亲因病想念她,要她回去一趟,但恰好班上有位学生生病,没能回家。她为了照顾这位学生,最终没有回去。

她不是儿子的好妈妈。有一次她儿子说书包破了,要求换一个。她不舍得,而是拿回家修理了一下又劝儿子继续用,而对学生,只要遇到困难,她都能慷慨解囊。儿子从小学到初中的家长会她没有去参加过一次,她和自己学生却可以谈一两个小时的心,但对于自己的儿子她却往往缺乏耐心。

她也不是一位好妻子。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家务活基本上让丈夫一个人承担。她丈夫也从事教学工作,从某种角度上讲,她对工作的执着意味着丈夫更多的付出。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拥有一颗宽容无私的心,对学生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恒心和信心。学生病了,孙老师带着学生到医院去诊治;贫困学生家庭困难,孙老师掏腰包给予适当资助;学困生因厌学旷课,孙老师不厌其烦的反复家访探望,苦口婆心的将其劝回学校。尤其是当年迈的老人和不懂事的孩子生病时,是的,她不是好女儿,不是好儿媳,不是好母亲,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照料他们,她也深感愧疚。心痛之余,静心想想,人民教师的职责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她定然有所取舍。

     甘将青春洒热血,撒向学生全是爱。这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这是她无悔的选择。

 

这就是我身边的一位班主任,她不是母亲的一个好女儿,但她却堪称党的好儿女;她不是儿子的好母亲,但她堪称学生的好妈妈;她也不是一位好妻子,但她堪称中国教育行业的女中豪杰!

用甜美的笑容装点着学生的梦想,用温暖的双手抚慰着学生的心灵,用智慧的大脑引导着学生走上一级一级知识的台阶。孙老师充满魅力的美好形象将定格在每一位学生、家长的记忆里,定格在致远教育永恒的时空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