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效课堂建设全面铺开已历时二个月,经历了:培训、观摩、感知→实施、初探、暴露→研讨、整改、深入三个阶段,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把后二个阶段:反思、问诊、内化→展示、评比、固化做得更扎实、更有前车之鉴,时值期中,教务处在高一、高二作了全员问卷调查,问卷分五个部分,共设计25个问题,涵盖高效课堂建设各个环节,采用无记名答题,事先明确了不存在任何功利性评价,学生是在月假期间完成的,可信度没有问题。调查的宗旨试图从数据中看到前段工作成功之处和潜在的问题。本次调查最终回收答卷1407份,经过细致的数据处理,报告如下:
一、 导学案部分
成功之处
你觉得导学案对你课前自学 | ||
不可缺少,否则无法自学 |
有一定启发 |
没有帮助 |
192人 |
1131人 |
83人 |
点评:94%的学生对导学案的认可,体现了教师备课的有效性。
你觉得导学案与教材的关系 | ||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
教材内容问题化,提高自学兴趣 |
教材内容习题化,更有利于考试 |
426人 |
636人 |
462人 |
点评:45%学生能着眼于寻求知识的过程,32%的学生能关注掌握知识的结果,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令人欣喜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取向,把知识变成自己的。
教师发放导学案 | ||
及时且常态化 |
时断时续 |
不发更好 |
1167人 |
150人 |
85人 |
点评:一分付出,一分回报。
你认为哪科导学案对你的帮助最大(排在前三位的是) | ||
历史 |
数学 |
化学 |
40% |
38% |
37% |
点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导学案的常态化是纪律,是形式,真正的灵魂是导学案的质量,好的导学案能开启智慧的钥匙,能不能铸造这把钥匙,我们还需努力!
潜在问题
目前导学案最需改进的方面 |
完成导学案时间 |
方法导练 |
大于学科学习总时间的1/2 |
596人 |
43% |
点评:596人提出“方法导练”需要改进,此题与彼题,不是题题都能导出方法、导出规律的,道出了学生要求教师在选题时要精道。
43%的学生完成导学案时间大于总时间的1/2,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现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还处于培育阶段,不可能大部分知识和疑难通过导学案来解决,过多的时间用在导学案上,势必造成其它环节的弱化,给全方位的学习造成低效,甚至个别教师会挤占公共学习时间,陷入学科学习时间的顾此失彼的恶性循环。理想的时间分配是1/3独学(含完成导学案),1/3课堂活动,1/3巩固梳理。
二、独学部分
成功之处
独学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 | ||
小组讨论 |
问老师 |
展示时质疑 |
981人 |
288人 |
122人 |
点评:主动探究、互动探究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通过高效课堂建设,我们初步达成了这种效果。
独学时你对知识能理解多少 | ||
大部分 |
一半 |
很少 |
423人 |
726人 |
257人 |
点评:对于自学能力还处于培育阶段的学生,独学时81%学生能实现50%的新知自我吸收,是预期的也是正常的。
潜在问题
你认为独学对你现在的学习 | ||
是种享受 |
不得已为之 |
无所谓 |
501人 |
517人 |
375人 |
点评:此题主要了解心理层面的感受,被动的占到63%,要加强知识认知规律的引导,当自学成为一种快乐的时候,你的能力和视野就能让你立于不败之地,你就离成功不远了。
独学对你来说 | ||
已成习惯 |
兴趣来了搞搞 |
成为负担 |
815人 |
435人 |
144人 |
点评:上述二题似乎雷同,其实前者主要了解心理层面的,后者了解态度层面的。815人必然会由习惯内化为品质,变得强大,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永恒的。另外579人,如何让数字苗条下来?
三、 群学讨论部分
成功之处
评价所在小组气氛 | ||
和谐有活力,身在其中大有收益 |
能利用集体智慧提高自己 |
沉闷压抑 |
516人 |
585人 |
302人 |
点评:这一组数据表明78%的学生置身小组中,有积极的心理取向,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确的学习观的建立。另21%的学生倒不是心理有问题,而是要帮助他们调整他们的小组建设。
对于小组讨论,你觉得 | ||
有必要且喜欢 |
没必要且不喜欢 |
正好可以玩一下 |
1128人 |
201人 |
73人 |
点评:当大多数人喜欢这种方式的时候,必然会感染那少部分人,随着高效课堂的推进,不喜欢的人会越来越少。
对于小组开展的活动,你觉得 | ||
对自己有帮助 |
只是少数人在活动 |
没自己什么事儿,不喜欢 |
1068人 |
243人 |
125人 |
点评:活动总有主角、配角,无论那个角色,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使他们感到快乐,都是正向影响,倒是主角、配角需要轮流来,特别是要关照那些“沉默的羔羊”。
潜在问题
对于小组建设 | ||
小组与小组之间没有竞争气氛 |
小组成员之间没有协作精神 |
小组只是少数同学的舞台 |
330人 |
486人 |
574人 |
点评:这是高效课堂建设初期,普遍遇到的问题,既要使每个成员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又要在有限的时间进程里达成学习目标,其一小组成员搭配上要有讲究;其二小组之内还可以分为更小学习单位;类似于一帮一,一对红的形式;其三小组与小组之间也需要评价奖励机制;其四成员之间需要磨合。
四、 展示、对抗质疑部分
成功之处
如何看待老师的评价 | ||
很重要,能调动积极性 |
关于面子的问题 |
没有激励作用 |
930人 |
404人 |
69人 |
点评:教师的评价秉承公正、客观、始终如一,一定能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真实的自我,同时也能催化学生智慧泉的生成。
当你展示失败的时候 | ||
没什么顾虑,希望同学们质疑和老师纠错 |
希望老师、同学理解,鼓励 |
同学讥讽,很难堪 |
936人 |
400人 |
64人 |
点评:天下本没有成功,只是当失败多了便有了成功。
潜在问题
你展示的机会多么? | ||
较多 |
较少 |
没展示过 |
632人 |
719人 |
53人 |
你喜欢质疑吗 | ||
如果我认为不正确,我喜欢质疑 |
虽然我没听懂,但我不敢质疑 |
不关我的事 |
769人 |
528人 |
103人 |
点评:上述二个问题属于同一性质。小组建设班主任是总导演,学科教师都是导演,学科教师有一个重要任务,召集各小组学科组长布置一周的任务,这一周的教学内容哪些适合学困生展示,哪些属于中层生、学优生的菜,要有规划,对于学困生要毫不吝啬地给他们创造机会,评价时,权重:学困生>中层生>学优生。
五、 综合部分
你对课堂改革的适应程度如何 | ||
适应 |
较适应 |
不太适应 |
246人 |
788人 |
371人 |
与老师完全讲授式相比,现在的学习方式对你最有意义的是 | ||
学习能力提高 |
学习主动性提高 |
与人交流能力提高 |
219人 |
577人 |
593人 |
你现在能主动地思考和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吗 | ||
主动 |
较主动 |
不太主动 |
234人 |
837人 |
332人 |
你认为现在的学习方式变化主要表现在哪方面 | ||
主动探究印象深刻 |
积极参与团队合作 |
依然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 |
392人 |
697人 |
305人 |
综合点评:高效课堂建设,数据上见证了学生正确学习观的形成,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看到学生心智的成长,体现在课堂的价值取向在于学生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能使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无疑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理想路径。
下一步,我们在指导思想上要毫不动摇地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在细节上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及时整改出现的问题,把细节抓实,如此,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初衷:把高效课堂建设当作我校内涵发展的第一要务,把课堂的高效性当作致远中学跨越发展的根本出路和突破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角、主人并固化为常态,是实现致远中学辉煌重铸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