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神,一襟风骨,一门技艺需要传承。我们常说一方水土或一所学校,底蕴深厚,其实正是它渊远流长的文化、美德、风情的积淀得到传承。
今天,我们有18位青年才俊与德高望重、卓有建树的老教师结为师徒,是对致远中学以老带新传统的一种传承。
在这里,我不提什么要求,作为一个同行或者作为一个老教师与大家谈谈心,如果非要安一个题目的话,就叫“走好第一个三年”吧。
从高一到高三,三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作为高中教师,是由若干个三年组成,但对于刚刚迈入高中教师行列的青年朋友来说,第一个三年对你的职业规划乃至职业生涯很重要、很关键。第一个三年走得扎实、稳健,会为你以后若干个三年奠定良好的职业风格和职业风范。
我想从二个层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宏观层面:当一个合格的教师。(只有成为一个合格教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微观层面:如何备课。(备课是教师职业流程中第一个环节)
一、当一个合格教师,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做到位还是需要一番努力的。
不管你现在的职业是否是你喜好选择的结果,也可能是“先结婚,后恋爱”,既然我们踏进了这个庙门,你就要坚守一个朴素的理念:无论学什么,做什么,学一门就要象一门,做一行就要象一行,别让别人为你操心,说你的闲话。
做一个量化考核表上的合格教师不难,在同行的贯例性评比中,评出一个“优秀教师”也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做一个让多数学生在心里觉得你“合格”,并能留在一部分学生的记忆深处,影响他们的良性成长。在若干年后,依然值得他们牵挂。
一个合格教师除了必须的专业知识外,至少要有二种心理品质和三个基本原则。
二个心理品质。第一,要有爱心。凡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爱心都很重要,特别是教师、医生、司法这三个职业。作为教师,如果没有爱心,你的才华再出色,你不可亲。当然,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才华,你不可敬。第二。要保持做学生的心态,经常换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只有先做好学生,你才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受学生欢迎的,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这样不断的换位思考中,你也会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个基本原则。第一,责任;第二,做人。这二个方面有关论述太多了,我不想多说。第三,偏爱。偏爱也许是难免的,有时候就是一种天性(如喜欢学业好的,喜欢阳光开朗的等)。但我们的偏爱不能让它泛滥,更要注意理性的偏爱。
我们没有理由不喜欢敢于积习难改出不同声音的学生和调皮的学生,千万不要打击他们,引导才是我们要做的。
教师的职业其实是很容易伤害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可能会在学生心理上留下阴影。
我们要关注那些易被冷落的学生
我们不疏远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
我们要尽量兼顾多数在平均线上下的学生
我们不要打压那些有问题的学生
二、我们在座的青年朋友能加盟致远中学,应该说是一种幸运。
毕业季就业的艰难,你们一定记忆犹新,在众多的竞争者PK下胜出,获得一份教职,可喜可贺!倒退10年、20年,进铁一中是非常难的,当下致远中学硬件环境不错,但软实力——课堂建设产生的课堂效率还不理想,尤其是核心竞争力——高考竞争力与先进学校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新课标下的课堂,改革背景下的高考,我们新入行的青年教师有责任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老教师在驾驭教材、剖析重难点、备考经验等方面有丰富的积累,由于惯性的作用,在改革背景下全新的课堂和高考模式,青年教师可能更有优势。
备课,是教学诸多环节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步,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它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1、备课是对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的过程;2、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和活化;3、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和关注;4、教案、习题、课件是备课的载体。要纠正几个错误的认识:1、备课是不得已为之;2、备课就是凑合一份教案;3、备课是把教材变成讲稿;4、备课是教师自我讲授的提纲。建议青年朋友们,第一个三年一定要手工教案;第一个三年你的教案一定要保持程序的完整(课题、课时、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小记);备课最大的难点也是关键点就是备学生,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生成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为学生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一种束缚式的流程。
关于师徒关系
教育有它的规律,新入行的人完全凭自己去摸索,可能需要几个三年,中间会走很多弯路,出现很多波折,如果路上有人及时给你一些指点,可能就会走些捷径,在从教的路上成长得更快。师徒关系要体现四性:1、传递性;2、反馈性;3、及时性;4、连续性。就我个人而言,一直心存感恩,从教路上遇到诸多治学严谨、善良纯朴的恩师。
最后,如果能提一点希望,那就是希望青年教师们,广阅读、勤思考。
阅读对我们的职业素养的提升太重要了。
读书,使你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你的思考、逻辑、谈吐、与人处事各个方面,读书读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年少是的阅读是因为饥渴
大学时的阅读是因为时尚
那么现在的阅读就是开始为了自己,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当然你也会收获一种快乐。
衷心祝福新的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