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二《4》班的程薛阳,我是董铭杨!
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厚德行健,博学致远`
天籁神韵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浸润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孔子竭力推行的“仁义礼智信”,还是孟子强调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又或是墨子提倡的“兼爱”“非攻”等,都是我每个人自幼耳熟能详出口成诵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赋予了我们优良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厚德行健,博学致远,看似短短八个字,却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品格和学习方法。
“厚德”即优秀的品德,它能使人养成良好习惯,使我们生后感到充实。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高尚的品德使陋室不陋。道德就像我们心灵深处的一口井。这口井,是我们修生养性之源泉。井越深则水越清。挖掘心灵深处的井,生命才不会荒芜。
“行健”即刚建的意志,观阅《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断运行,坚定不移,不屈不挠,发愤图强,无论坎坷与康庄,无论贫贱与宝贵,无论屈辱与尊显。即使颠沛流离,艰难猖蹶,也要百折不回,争分夺秒,志向恒一。
“博学”从“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出发,探索研究追求科学真理和理想,做人处事都要精益求精,善事而敬终,丝毫不可懈怠,不断发现和抓住自我发展的机会,敢为人先,永无止境,不断创造成功,并让成功成为全校师生一种生活习惯。
“致远”出自孔明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高远的规化目标。不能安于现状,勇奔灿烂前方。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步步迈向新高。寻找理想的航标,不断跨越,突破极限,直到成功的彼岸。
我们要自强不息,自觉努力进取,决不放弃。对于学校和个人,自强不息是进取,志愿的精神支柱。刚毅坚卓的信念坚守,是奋发图强,进取拼搏的表现。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契而舍之,金石可镂。莫扎特在山穷水尽之下写出了安魂曲,海伦凯特书写生命传奇,贝多芬用音乐之符跳动了世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优胜劣汰社会中生存,体现自己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完善自己,升华自己。
校训,我们的八字真经,我们人生成长路上的指明灯,我们依附的精神支柱,指引我们立志,苦志,强志。这样才能为我们的青春画上一道迷人的色彩,创造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