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师德,筑师魂——做新时代的好老师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传道者首先自己要明道、信道,才能营造崇德求善的育人氛围。通过“师德教育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

一、充分认识师德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重要意义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意见》把“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提出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新形势下,更有紧迫性。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因此,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人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涌现出许多德育先进典型,赢得了师生的依赖与尊重。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个别教师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不作不思进取,存在上班不按时来,下班提前走的现象,缺乏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还有少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宽容和耐心,体罚或变相罚等等,这些师德失范问题使教书育人的效果大打折扣。因为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二、按新时代的要求,丰富师德的内涵,提升师德的境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要求,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对教育事业的坚定信仰化为自己肩上的职责,才能不断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因为不知道要去哪里!有目标的人在感恩,没目标的人在报怨,总是觉得自己生不逢时,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2、大力倡导奉献精神,这是由教师职业特色所决定的。因为教师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很难准确估算,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不能拿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去衡量教师的劳动,因此广大教师不计个人得失,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做人有多大气,就会有多成功,因为胸怀才是成功者的标志。生命只有走出的精彩,没有等待的辉煌。

3、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履职的本领。当前我们面临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智能机器人大量涌现,逐步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增加了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危机感等等,这些变化,必然导致教师教育内容和方式变革,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充电,新高考走进融入核心素养新课标调整,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作为新课改目标,这都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充电。现今高中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都希望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心理压力过大,使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这些更需要教师关爱和施教的智慧,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课后潜心研究业务,精心组织每一次教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真正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学生真正从内心去敬重您。

4、增强合作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提高教育质量,团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在新课改中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教研活动中的集体备课、学科间的渗透等都需要团队的配合。在学校工作这盘棋中,发扬团队精神,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照应,提供工作中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主动协作,反对各自为政,相互封闭。提供团队精神并不排斥个人创造才能的发挥,相反个人的创造才能是团队精神的基础,团队更需要核心成员来凝聚、来引领。这个核心成员就是学科骨干、学校名师。名师就是思想境界高、业务水平高、工作热情高、育人业绩高的教师,他们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佩服、社会最尊重的教师。名师在学校的作用不可低估,他们是杰出人才的塑造者,是教学改革的“领头雁”。学校今后大力营造优秀团队同时,加强名师队伍培养。新时代赋于教师新的责任,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充分理解自己职业的高尚,拥有“创”的精神和“共”的思想,站在教育舞台的中央。

新时代赋于教师新的使命,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热爱教育,以深沉的爱心感染学生;严谨治学,以精彩的课堂吸引学生;修身养性,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开放思想,以发展的需要塑造学生。坚定信念讲境界,敬业爱岗讲奉献,教书育人讲爱生,团结协作讲友谊,严谨笃学讲优课。学校谋求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希望每个教师成就学生,辉煌自己,争做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本文根据襄阳市致远中学党委书记、校长李鹏同志在2018师德教育月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整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