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书记的重要批示,极大鼓舞襄阳广大师生员工的斗志和激情。在获悉范书记批示后,7月3日下午,市教育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范书记的批示精神,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范书记批示寓意高远,内涵深刻,充满深情,寄予厚望,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民生的关注和教育工作的关心,同时,也充满了范书记对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勉励和殷切期望,对促进全市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和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落实好范书记的批示精神,市教育局要求全市教育系统一是要加强学习,领会精神。要求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利用期末结束后的暑期集中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领会范书记的批示精神,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站在为“文化立市”和“四个襄阳”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高度,深入理解、全面领会、积极贯彻落实范书记批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把范书记的关怀和期望转化为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强大动力。
二是围绕目标,勇担责任。要求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的“要把襄阳建成区域性教育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群众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这一中心目标,努力把襄阳建设成为教育体系完备,功能完善,学位充足,质量领先,特色鲜明,服务有力,对周边地区辐射、吸引、带动力强的区域性教育中心,不辜负襄阳人民对教育工作的厚望。
三是做好“五个优化”,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第一,优化教育评价标准,教育评价要考虑自身规律和教育公平,注重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激励性与导向性的有机结合。第二,优化教育培养模式,遵循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注重实践和知行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第三,优化教育工作路径,认真编制区域性教育中心规划,着重抓好五点:一是树龙头,以湖北文理学院为龙头,引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二是创特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积极与地方产业对接,注重职业教育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结合,办好职教联盟和职教园区;三是建品牌,要打造基础教育高地,培育一批在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带动襄阳基础教育发展,逐步形成基础教育高地;四是促名师,积极抓好教师和校长两支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襄阳特色、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名师和名校长,支撑区域性教育中心发展;四是增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办学环境,为促进襄阳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第四,优化教育服务功能,为“四个襄阳”建设服务。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企业所急需的技术人才,为企业员工提供在职培训;教育布局规划科学合理且要做到功能完备,方便老百姓子女入学。同时,努力办好每所学校,让老百姓子女在每所学校都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倡导绿色消费,让绿色消费从娃娃抓起;同时,建设绿色校园,让每所校园充满绿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文化的引领者,为文化襄阳服务。第五,优化教育行风,要牢固树立“人人代表教育形象”、“人人都是评议对象”的观念,树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解决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把抓好教育行风与积极化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教育发生的可喜变化,努力办好让襄阳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区域教育中心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