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流的教师 才有一流的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在给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再立新功。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嘱托,指明了广大教师的成长方向,激励广大教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新辉煌,取得新成就。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从文盲大国、人口大国向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凝聚着广大教师的心血和汗水。今天,中国教育要实现由大到强,离不开广大教师;教育事业的每一步新跨越,离不开广大教师。1400万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以实际行动诠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师德风范,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  

中国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教师承担着新的责任和使命。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有高水平的教师,才有高水平的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教师要把教书放在第一位,只有教好书,才能育好人。只有,才能成为。大学教授要进课堂,给本科生上课;中小学特级、高级教师要始终深入教学第一线。要有笃学之风,重视自身修养和言传身教,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以渊博学识和专业水准培养学生。要勇于投身教育改革创新实践,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教师要坚持教书育人并重。要有大爱之心,关心学生、倾心育人,努力成为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爱的践行者。要有敬业之志,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要有为师之范,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做良好社会风尚的积极推动者,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创造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强教先强师,教育的发展要通过教师的发展来实现。1400万人民教师是办好教育的主体,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教师队伍建设上,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好条件。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和成长,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要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大力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创新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继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用一流的师资来支撑一流的教育。  

  我们的时代造就了大批教师中的英雄和模范人物,造就了大批教书育人楷模,时代正在呼唤更多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在中国教育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期待广大教师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牢记崇高使命,坚守神圣职责,争创一流,续写新辉煌!

 

你是辽远天空璀璨的星光 你是广袤大地巍峨的丰碑

 

    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秋日,无论你身处大江南北,无论你沐浴着秋日暖阳抑或经历着秋风萧瑟,生活都以它的本来面目日复一日地上演着。每个人也都存有关于未来的一份期冀,或宏伟或微小。  

  或许你不曾留意,我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因为在这些灾难、事故面前的生死抉择,而瞬间改变了人生的走向,给我们留下了人性光辉、崇高师德而迸发的决然感动。  

  他们,便是用文弱的身躯、顽强的生命诠释新时代师魂的英雄教师群体。无论他们在或不在,都用自己的选择向世人传递着温暖与力量,持久而绵长。  

  教师节,这个全国1700万名教师共同的节日,让我们铭记这些曾经围绕在我们周围的璀璨群星,让我们记住他们的舍生忘死,记住他们的无私奉献,记住他们的崇高与平凡,用他们的温暖与光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这个与璀璨群星相遇的时代  

   9月5 ,当衣着素白的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坐着轮椅走上“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讲台时,花样年华、笑靥如花的她略带不安地诉说着自己的惭愧,因为她始终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面对失控的客车突如其来地冲向毫无防备的学生,张丽莉奋力向前,一冲,一推,4名学生安全了,自己却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  

  当得知自己双腿截肢的真相时,张丽莉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能安假肢吗?我还要上讲台给学生们上课呢!”  

  或许在张丽莉心中,这些人们眼中的壮举确实只是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做的,因为崇高与忘我早已与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融为一体。  

  张丽莉在这个春夏之交传递给国人的温暖、感动和震撼,让我们不禁回望,玉树地震,汶川地震,重庆开县抢险,一次次灾难面前,一场场突发事故面前,教师这群人们眼中的文弱书生是如何舍身忘我,用爱与责任承载着教书育人的重托。  

  我们身处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英雄教师,又是怎样以血肉之躯捍卫着人民教师的崇高师魂?  

  这个时代,他们舍身忘我。  

  面对冲向学生队伍的小轿车,51岁的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教师殷雪梅毅然张开双臂,奋力将走在马路中央的7名学生推到路边,而自己却被车子撞飞到 25米 外!孩子们得救了,殷雪梅却永远地走了。  

  高考前两天,宜都市二中女教师周玉兰在为学生送准考证途中遭遇悍匪,搏斗中,周玉兰头部遭劫匪猛击,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她的脸、手臂和衣裤,她依然死死护卫着659张准考证。  

  这个时代,他们生死相依。  

  “5贰?2”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很多以身殉职的英雄教师被救援人员发现时,几乎都用生命中最后的姿态护卫着学生的一线生机,那一刻,他们生死相依——  

   2008年5月13 22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4个气息尚存的孩子。  

  在红白镇中心学校,废墟中,26岁的二(2)班班主任汤鸿弓着腰,张开双臂,像母鸡护小鸡那样,怀里拥着3名学生。汤鸿走了,她怀中的两名学生得救了!  

  在汶川县映秀镇小学,29岁的教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孩子都还活着,他却已经离去。他紧抱着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为了救出孩子,救援人员不得不含泪将他的手臂锯断。   

  这个时代,他们情义拳拳。  

  山体突然塌方,泥石流滚滚而下,执意断后、护卫7名学生穿越群山深处一条仅30公分宽的险要山路的西藏墨脱县西让村教学点教师桑杰顿珠,瞬间被冲入路边的河沟里。当闻讯赶来的村民把他从泥石流里挖出来时,他睁开鲜血模糊的双眼,留下唯一一句话:学生——怎么样——了?”28岁的他早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当教育局领导想调他到条件相对优越的教学点时,他却总是说:我舍不得这里的孩子们。”  

  面对向学生直冲过来的失控汽车,29岁的广东深圳龙华中英文实验学校教师靳伟杰没有丝毫犹豫,一个急转身,迅速将4名学生推到一旁。学生全部脱险,她却没有醒来。留下了每天期待着她去聊聊天、捶捶背的父亲,等着过年来团聚的母亲。  

  山摇地动,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祖国的花朵;山破河碎,他们用单薄的身体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不是勇士,却在危难关头选择勇敢与坚强,只因他们是光荣的人民教师!  

  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绽放  

  2008年教师节前一天,北川中学原初三(4)班的学生抱着班主任何海平的遗像,照完了延迟3个多月的毕业照;东汽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来到德阳龙井公墓,缅怀在地震中遇难的谭千秋等10多名老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马小凤把一封信放在原班主任唐三喜的墓碑前……  

  没有伟大的教师,就没有优秀的学生。没有高尚的师德,就不会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将英雄教师们的个体行为凝聚起来,放在时代背景下去考量,我们就会发现,近年来英雄教师群体的集中涌现,偶然中孕育着必然。  

  从全面实现两基、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步入大众化轨道,到今年实现4%的承诺、全国上下掀起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热潮,中国的人民教师和中国的教育事业一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崇文尚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席卷神州大地。对教育的事高看一眼,对教师多关心一分,已经成为很多地方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的集中体现,也为新时期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有恩才有德。一次次突如其来的灾难或事故面前,英雄教师们用鲜血甚至生命铸就的新时代的师魂,不正是对这个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最正面的回应吗?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改革开放30多年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崇高师德从未远离。近年来,孟二冬、郭力华等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更是与英雄教师群体一起,在全社会掀起弘扬崇高师德、铸就不朽师魂的热潮。至上、忘我、崇高这些随时代变迁而历久弥新的师魂,正源自于我们心底最本质的需求与渴望。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演进而来的,是人们思想意识的嬗变。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付出之前先做价值判断,似乎成为常态。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尊崇无私奉献,当人们越来越少地将春蚕、蜡烛与教师联系在一起时,英雄教师群体的出现,无疑以一种悲壮的姿态给予这些质疑、游移以最有力的回击,师德的天空也因之变得温暖而澄清。教师群体的无私与崇高,让整个社会为之动容,也将向善的种子撒播到各个角落。  

  其实,在正其义不谋其利舍生取义交相利兼相爱等传统美德中,利他利己完美结合,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也演变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影响着新时代的新公民,在春蚕到死、甘为人梯的教师群体中尤为显著。  

  选择做教师的人,首先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懂得爱、愿意付出爱的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德既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能力,是爱与担当的能力。教育家徐特立曾经说过,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从人师的角度,或许我们更能读懂那些由师德铸就的崇高师魂。他们用自己的尊严、德行、崇高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栋梁,也用自己的舍得与无悔绚烂了一个时代的底色。  

  璀璨群星照亮的心路历程  

   2003年12月23 晚,重庆开县境内突发特大井喷事故,富含硫化氢的有毒气体喷涌而出,5平方公里内10万人口面临死亡的威胁。  

  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人措手不及。沉沉黑夜中,灾区学校532名教师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挥下,成功地将9所中小学的3420名寄宿学生带出毒气的包围圈。   

   2004年9月4 ,开县境内又遭遇20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9479名师生被洪水围困。为救出如处孤岛的学生,教师们竭尽全力,团结奋战,舍生忘死,成功保护了学生的生命安全。  

  “12贰?3” 井喷和“9贰?” 洪灾两次震惊国内外的特大灾难中,开县教育创造了一个奇迹,住校师生无一失踪、无一伤亡  

  这是关于爱与责任的承诺与践行!  

  在夺去2400多条鲜活生命的青海玉树地震中,玉树州红旗小学106名英雄教师履行师职,践行师德,为1900多名学生打造了生命的安全港,创造了在校学生零伤亡的奇迹。面对媒体,教师谢城静说:地震让很多家庭支离破碎,每个学生都是我们自己的孩子。”  

  这也是关于爱与责任的承诺与践行!  

  历史不会忘记在灾难中升华的人性光辉,一次次与死神的抗争,让我们对丹心师魂、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英雄教师群体用爱与责任谱写的教育新曲刻骨铭心。或许你曾经是一个世态万象的旁观者,但这一次,必将打开心扉,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不是英雄胜似英雄的坚强群体,以及他们留下的巨大精神财富。  

  他们中,有的刚走出大学校门,风华正茂,未来有着无限的美好;有的教坛耕耘几十年,历尽沧桑,即将安享天伦。但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们同样选择了前进不退缩,坚定不踯躅,用对学生的爱和对教师职业的虔诚,创造了一次次生命的奇迹。他们用信念与血肉之躯昭示,新时代的教师群体是一个自信、顽强、勇敢、坚定的群体!也是一个打不垮的群体!  

  他们或许平凡,但在生死一瞬间,用奋不顾身、舍生取义,将教师的崇高师魂诠释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爱心淋漓地演绎,将真情无私地呵护,将责任刻骨地铭记,将道德执着地坚守。  

  他们用行动告诉世人,教师是由爱与责任承载的职业,教师无愧于太阳底下最神圣职业的称号!神州大地上的每一位为教书育人勤勉耕耘的人,都应该为自己身处的这个群体感到骄傲与自豪!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英雄教师群体不就是这样的好人吗?诗人藏克家曾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英雄教师群体不就是这样永远活着吗?  

  英雄教师群体用他们的执着挺立、义无反顾勾勒出时代发展的轨迹,他们中的一些人永远地离开了,却给生的世界留下责任、爱与伟大。如果说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一种能打动人心的力量,英雄教师群体的集中涌现无疑增添了这种力量的砝码。而这砝码的重量,直接衡量着社会在一个时代中的文明程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点滴的崇高集聚起来,就会成为社会崇高风尚一个坚定的起点。  

  2008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把特别奖颁给了全体中国人`”。组委会认为,在那个悲喜交加的特殊年份,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这何尝不是对那一年以悲怆的方式涌现的英雄教师群体的集体褒奖!  

  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最使人类震撼和敬畏的东西,一是头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英雄教师群体正是用他们的爱、奉献、利他、责任感所迸发出的光辉,冲击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得以在内心深处留存一份崇高而纯粹的道德准则。而他们又恰似头上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我们前行的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沿着英雄教师们的足迹,我们必将成为心灵富庶的人。  

 张丽莉我只是中国普通教师的缩影  

  如果时光可以回溯,她——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女教师张丽莉,是否会做出另外一种选择?  

  毕竟28岁的花样年华,还有太多太多的青春梦想未及追寻;  

  毕竟她只是一名柔弱的女性,没有钢筋铁骨,无法与突然失控的客车抗衡。  

  但丽莉说——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冲上去。  

  她用自己的缺憾成全了几名学生的人生;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民教师的崇高师德!  

  无悔的选择,注定了 201258日 2038分是一个定格的心痛时刻。  

  当路边突然失控的客车急速冲向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丽莉冲上前奋力将学生推开……  

  当无情的车轮碾轧在她的身上,年轻的生命面临着双腿高位截肢,生命危在旦夕……  

  100多个日日夜夜的守护,亿万人的虔诚与爱汇聚,让死神也望而却步;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丽莉一如继往地谦和:我只是中国普通教师的一个缩影。  

  我们相信,丽莉会如凤凰涅般绚烂重生,  

  为着她心中永不褪色的讲台,  

  为着她脸上永远灿烂的微笑……  

 桑杰顿珠 身影永远定格在崎岖山道上  

  咆哮湍急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群山深处一条险要的山间小道,静谧而喧嚣。  

  这是一段易塌方路段,路面仅30厘米宽,一人通过尚不容易,  

  而他,已然护送7名小学生和家长安全通过,一个人走在最后,为了大家的安全。  

  轰然一声,山体滑坡……  

  “学生——怎么样——了?  

  这是西藏墨脱县门巴族教师桑杰顿珠弥留之际说的唯一一句话,朴实无华,却让天地动容、风云变色。  

   200692 ,一颗质朴而又崇高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28岁的桑杰顿珠走了——  

  他走得那样匆忙,那样毅然决然,竟来不及多看一眼他深深挚爱的学生、无限眷恋的土地……  

  墨脱人民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门巴族青年,西让村的孩子们失去了一位好老师,饱经沧桑的母亲失去了最心爱的儿子……  

  教学点的孩子在哭泣,西让村的村民在落泪,  

  南迦巴瓦雪峰在默哀,雅鲁藏布江水在呜咽,  

  这段崎岖险峻的山道上,  

  从此,矗立起一座至善大爱的丰碑!  

  殷雪梅 最后姿态是张开双臂推开学生  

  张开双臂,飞翔——  

  这是51岁的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教师殷雪梅,留在人们心底最后的姿态。  

  没人能说清,危险发生的一刹那,殷雪梅哪里来的勇气和力量。  

  1万多毫升输入她体内的鲜血,仍旧没能唤醒这位可亲可佩的教师,  

  她再也不能向人们述说当时的所思所想。  

  但人们都知道了,这是一位把爱与责任担在肩头的教师。  

  面对惊慌失措的孩子,面对急冲而来的汽车,  

  她用生命的最后姿势,一回眸,一展翅,  

  奋力将7个孩子推向路边,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之中……  

  一剪雪梅,幽幽飘香,  

  数点殷红,凝成风景。  

  梅花香自苦寒来,  

  伫立在这料峭的三月,  

  一枝独秀在寒风中极尽绚烂。  

陈文金 面对歹徒将学生护在身后  

  一切太过突然,让人无法接受一个27岁年轻生命的瞬间陨落;  

  一切又似乎能找到依据,因为他一直是一位把学生装在心里的教师。  

  面对在校门口行凶的歹徒,面对歹徒突然刺来的匕首,陈文金只有一个念头——保护学生!  

  直插入胸膛的匕首,殷红了衣衫,苍白了年轻的面庞;  

  从新疆拜城县二中到医院的距离仅有 400米 ,这 400米 却成了陈文金与他所热爱的学生生死离别的路。  

  告别这个世界时,他没有留下一句话,却有太多人已然读懂了他心灵深处的话语。  

  “校园的小树为什么这么茁壮,桃花和李花为什么这么芬芳,  

  老师,亲爱的老师,您是我们的雨露阳光……  

  辛勤的园丁,虽然您默默奉献,丰碑却刻在我的心上……”  

  陈老师,请您慢一点走,  

  请您再听一听学生们为您唱起的这首《园丁之歌》。  

阿木冬?/span>吐鲁甫别怕,老师来救你!  

  有些记忆,在时光的长河中稍纵即逝;  

  有些记忆,任天地变色,仍刻骨铭心。  

   2007614 ,初夏,肖塔渠的河水冰冷刺骨、水流湍急;  

  这里流淌的是昆仑山上融化的雪水。  

  小学生亚生江?/span>艾沙一次次地向下沉去,却总有坚实的臂膀一次次将他托起;  

  河水冷彻心扉,他却依稀感觉到温暖与松弛,  

  因为他知道,身后是老师的臂膀。  

  一次,一次,又一次,  

  没人记得,阿木冬?/span>吐鲁甫几次将亚生江?/span>艾沙托出水面,  

  但人们知道,阿木冬拼尽了全力。  

  肖塔渠啊,你为什么又陡又滑?  

  河水啊,你为什么冷彻心脾?  

  阿木冬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孩子推向渠边,而自己,却已经再没力气抓住岸上伸来的木棍……  

  亚生江?/span>艾沙得救了。  

  32岁的阿木冬却静静地躺在距事发地点40公里外的地方,再也没有醒来。  

  天山见证,师爱情深!  

汶川地震英雄教师群体 舍生忘死动天地  

  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他们,与你我一样,也是一群平凡的人,  

  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教书育人。  

   2008512 1428分,那一刻,地动山摇。  

  他们,在最危急的时刻,用鲜血和生命挽救了无数个花朵般的生命,奏响了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  

  他们,在最紧要的关头,用勇敢无畏的心和张开的臂膀,铸就了感天动地的不朽师魂。  

  从那时起,一个个素不相识的英雄教师,变成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那时起,他们用自己生命中最后的姿态,永远定格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他,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4个气息尚存的孩子;  

  她,什邡市龙居小学教师向倩,身体被砸成三段,双手却将3名学生紧紧搂在自己胸前;  

  他,汶川县映秀小学教师张米亚,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气息尚存的孩子,是他生命最后时刻的定格;  

  他们,用悲壮而决绝的姿态,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英雄教师的果敢与无畏;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汶川地震英雄教师群体!  

  从此以后每一个教师节里,  

  我们都会想起,那个悲喜交加的年份,和那群可亲可敬的英雄教师。  

开县抢险英雄教师群体 创造无一伤亡的奇迹  

  这是一次感天动地的大转移  

  这是一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的集体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