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规划与行动

一、教师成长

作为校长,必须关注教师的成长,尤其是青年教师。浅层次说,这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层次讲,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所以,希望大家要理解我这个校长。

二、教师成长的内涵

1、对专业精神的持续信奉

教师的专业精神体现为自我发展的意识与动力,表现为一种专业的责任感和“我想上好课”、“我要当个好老师”的紧迫感,由此他会主动寻找不断自我成长的机会。教师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职业。简单是因为工作周而复始地进行着;复杂是因为每时每刻的工作都不一样,都需要教师运用智慧去担当和把握。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保持着教育本身的执着,对专业日益精进的追求,对专业精神的持续信奉。

2、对专业技能的主动获取

教师的专业技能指:①具有了解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经验和能力;②具有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③具有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④具有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和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⑤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成长表现为对上述专业技能的持续拥有和不断把握。教师成长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会经历发展、停滞、低潮等不同阶段。因此,需要具备主动获取相关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态度,并体现为积极的反思和认真的探究,尤其是对专业技能的主动获取。

3、对专业知识的动态生成

教育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其复杂性决定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复杂性,从而决定了教师成长的持续性、动态性。教师工作包括了解学生情况、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活动、激励唤醒学生、评价学习效果等多种活动,教师成长体现在对这些不同活动驾轻就熟地掌控和艺术地处理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教育知识的动态生成、教育技能与教育艺术的动态增进,还要注重与教育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动态“长进”。

三、规划:选择一种始终向上的生命姿态

作为校长,我尽最大努力给老师提供好的环境。好的环境的确有助于教师的成长,但关键还是要看教师有没有愿望,是选择成长还是安于现状,原地打转。让我欣慰的是,多数老师还是以饱满的热情行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

其实,让大家设计发展规划,并不是让大家都去争当名师、特师、优秀,毕竟这些名额是有限的。但请大家一定记住:好教师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是良师。

很多老师不曾把荣誉称号、名师头衔等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但同样走出了一片敞亮的天地。

济南的侯登强老师:“读懂学生,走近孩子。做个教育的观察者、实践者,让学生因为遇到我而幸运,也让自己的职业生命从此变得与众不同。”他希望自己一直保持“在路上”的生命姿态,怀着对教育的虔诚与信仰,用心做好教育,让自己的职业生命熠熠生辉。他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来记录自己和孩子们的故事,用他独创的教育者的眼睛发现一个个被称作“孩子”的学生,和学生一起编织了一个个湿润的故事。《中国教师报》以“教育的湿度”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现在,在博客中书写自己的故事,记录自己的教育思考、读书体会,已成为侯登强老师生活的一部分。

福建的邱静芳老师说:“做教师的如果停止发展,那么其教育生命也是静态的,是死气沉沉的,这样的生命是搞不好教育的。”她把自己的目标定位为:“有更加博大的心胸,有更加宁静的心境,能真正引领学生幸福地学习和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读书,读书,再读书,让书籍成为自己生命成长的丰富养料。读文学书籍,丰富自己的文学底蕴;读书教育类书记,与肖川、张文质等学者交流,与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对话,更新教育理念,了解新教育、生命化教育等教育主张的内涵;读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书籍,学会更好地关注学生成长,助学生成长一臂之力。由此,她创造了灵动的课堂,成为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浙江的音乐教师吴小灵,她的目标就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课堂教学探索,一点一滴地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把音乐之美带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堂去聆听声音之美,理解声音之美,发现声音之美,创造声音之美,进而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创造完美的人生。”于是,她坚持不懈地研究课堂,记录课堂,并尝到了甜头:“这样的记录让我有了一个不断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文本。基于这个文本,我可以不断与自己对话,对教学进行修正,我既是上课的人,又是观察自己课堂教学的教研员,这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很好的方式。”

四、行动:成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教师

在南京师大和北京师大学习期间,我有幸结识了许多全国各地的优秀同行。我感动于他们有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更感动于他们坚持行走的姿态。不管身后的脚印是深是浅,他们正一步步走向生命的新高度,并散发出日益灿烂的光辉,辐射了那些走近他们的人,更给学生带去了光亮和温暖。

四川成都的夏坤老师是一个不断发展语文教师的典范。他的不断发展,首先,源于他有坚定的专业信仰(专业精神)。他认为,教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专业人员,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教师的专业功底是否扎实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所教学生的成长。基于这种认识,他用近乎教徒般地谦卑、执着和精进的精神,尊重并钻研自己的专业。其次,源于他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勤勉的学习习惯。他的超越职业藩篱之上的阅读,使他拥有了丰厚的专业积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找到真正的价值所在,建立起超越世俗标准的专业自信。在学生眼里,他不仅是他们喜爱的语文教师,更是能积极影响他们一生的朋友(良师益友)。第三,源于他对生命的关爱与尊重。他尊重学生,不唯分数,超越了现实功利。

河北唐山的陈晓东老师:“以读书丰富自己的学识,以求学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博客中行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结交好友互相砥砺。“一年下来读书30本,8万多字读书笔记,3万多字心得体会。文字的浸润,使他的心灵更加充盈,进而享受到了教育的幸福。也成为当地很多年轻教师的“偶像”。

每个教师的成长路径各有不同,但勤奋刻苦、善于学习、持之以恒是相同的。河南鹤壁的董文华老师坚持学习、积累,将自己扎根于课堂,关注学生,记录孩子们的故事,记录自己的思考,让自己长成为一棵挺拔的树(我校孙凤文老师)。浙江宁波的刘波老师,担任教科室主任,一方面自己坚持读写结合,开发课程资源,同时组建学校读书社,推荐大量优秀教育类杂志和著作供同事学习,越来越多的老师从最初的被动学习逐渐变成主动发展。哈尔滨的严中慧老师,上海的蔡莉莉老师,因为广泛阅读,结缘博客,都由懵懵懂懂的“被培训”慢慢走上一条自我提升的道路。

我衷心地希望我们的老师们从过去的“应付”、“重复”、“机械”中觉醒,加强自主性学习,及早谋划未来,成长为一名“好老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