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情系红丝带 阳光零距离
今天,高二九班的全体师生的胸前都佩戴了一条小小的红丝带。同学们,你们知道红丝带所代表的意义吗?
自1981年世界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经过短短的三十年,艾滋病人死亡人数已达2480万。我国仅15岁以下的艾滋孤儿就有76,000人。面对这一组数据,人们在害怕,社会在担心,世界在恐惧。
为消除歧视与偏见,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飘扬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从此红丝带成为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
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
红丝带表达了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心与关注。特别是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那些为受到艾滋病直接影响的人和一些为他们提供关怀和帮助的人。
红丝带象征着希望。希望能够早日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红丝带表达的是支持。支持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支持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持研究治疗方法的种种努力;支持那些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人及其家人朋友。
2000年的第一场雪,赫然看到雪中那抹飘动的红丝带,因为一个人显得格外的美丽!他就是濮存昕,当濮存昕从卫生部副部长手里接过“艾滋病宣传员”的聘书时,心里充满庄严感,他说:“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英雄,要克服困难甚至牺牲自己,去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在此后的几年内,濮存昕做了大量工作:拍公益广告、出演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去社会公众或政府机构人员做讲座和培训、在政协会议上提交有关提案。在北京佑安医院,一位女艾滋病病人噙泪对濮存昕说:“在老家,家里和村里的人都讨厌我,不理我,没想到您不嫌弃我,还跟我握手,您真的不怕吗?”濮存昕笑着回答:“要怕就不来了!” 事实上,许多人都问过濮存昕:你经常和艾滋病患者接触,不怕被感染吗?他回答说:一把锋利无比的水果刀,如果不往人身上扎,它就是安全的。艾滋病就像水果刀,虽然传播快,死亡率高,但切断了血液和体液这两个传播途径,正常的接触不会出现意外。 “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
* “防艾滋病是一场没有硝烟和枪炮的战争,是关系未来社会的一场战争,应该引起所有有识之士的重视。”年逾七旬的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胡晓杰一直这么觉得。有这样一个人,一个艾滋病人,他说:“得了艾滋病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最可怕的是孤独。”孤独是很可怕的,想想吧,所有的人,包括你的朋友、亲人都对你敬而远之,避你如蛇蝎,对于一个艾滋病人来说,他的身边除了空气就是病菌了,这是怎样可怕呵!可正是我们这些人的态度,将他们驱逐出了人类的领域,圈进了一个不是牢笼的牢笼。何时这个牢笼上那把无形的锁可以解开呢?
作为90后的我们为了给积极参与、默默奉献的民间公益人士更好的舆论支持和精神鼓励,也为了让他们的崇高义举能够感动、鼓舞和引领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红丝带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吧!
呼唤,呼唤爱心。拒绝,拒绝歧视。希望有天我们能看到人人争着学习艾滋病防治的知识,争着宣传,争着与病人们做朋友,这层厚厚的壁垒能够冰释,我们知道这话说出来不轻松,做起来会更难。但我们也坚信会有那样的一天,会的,让每一天都是艾滋病日。艾滋病,这个可怕的名字,让我们共同用爱心去战胜它!让红丝带能够飘扬在每家的大门上,飘扬在所有人的心中!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曾心怡
演讲人:李佳欣
指导老师:徐军
升旗手:汪鹏、扈家琪、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