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烟,总是无言。这是个发生在我们周围并且让人感触颇多的事儿。就读于湖北省文理学院的程威是谷城县盛土康镇人。他5岁丧父,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在2010年被查出患上癌症,面对一系列的打击,他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担。
为了攒钱给母亲治病,程威到安徽阜阳打过工,在学校申请过勤工助学岗位。母亲病重,他在床前细心照料。病重的母亲常常责骂程威,但他始终保持笑脸,哄妈妈开心。有时候觉得委屈,他会找一个没人的角落痛哭一场,调整心情再回到床前陪妈妈。这件感人的事通过媒体报道被社会上很多人所知,因此社会各界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他现在可能一无所有,但他有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他的孝心。 古有二十四孝,今有程威侍母。程威就是个心中有孝的人,他的孝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是11月12号,在十天前程威的母亲微笑着离开了这个世界,她是一个幸福的母亲,尽管她的生命很短暂,但却一直享受着温暖。我想,如果我们想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那么尽孝则是这一切开端的基础。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像是没有心脏的人,徒留一副躯壳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良心,又何来孝心呢?
说到孝心,我们或许会想等到我们以后有钱有能力了再去实现,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就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忘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尽孝并不是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在为我们付出,从嗷嗷待哺到现在,父母为我们做过多少事你数得清吗?不说别的,就说平常的洗衣做饭,恐怕你也数不清了吧?父母对我们的爱始终如一,我们对父母的孝也应该常在心间。
子女对待父母的孝,无论什么方式,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父母献上一份孝心,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的。比如说,我们致远中学的校友孙世秀,他虽是修自行车的爷爷奶奶捡来的孩子,家庭贫困,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助学金以及老师的资助才坚持下来的,但他还会将一部分资助的钱省下来给他没有挣钱能力的亲生父母,尽管他们没有养活他一天。面对如此的生活困境,她毫不气馁,始终认真学习。作为一名高中生,平时课余时间本来就不多,他还要挤出时间来照顾生活早已不能自理的爷爷奶奶。但他仍是争分夺秒地学习,把落下的功课通过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都补了回来,进入了特奥班。他在这些困境下所展现出的孝顺、勤劳、善良、用功都是难能可贵的,而且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大家的帮助成功考入了南阳师范大学。我们相信拥有这样一笔精神财富的她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够越走越远,收获更大的成功。
孔子曾经说过:“孝,德之本也”。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倘若没有父母的抚养和教育,我们怎能从一棵幼苗茁壮成为参天大树呢?作为子女,我们应予以回报。乌鸦知反哺,羊羔知跪乳。 所以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应该对家人尽孝。不经意间的一句问候,疲惫时递上的一杯热茶,伤心时的一句安慰,都可以使父母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怀。要做到这些并不难,只要我们有一颗孝心。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愿我们大家都能牢记这些话,做一个心中有孝的人。
主持人:陈煜文
演讲人: 郝静雯
指导老师:刘傲然
升旗手:常鹏 许琳娜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