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规则致敬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高一(5)班的秦艺,很荣幸能在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向规则致敬》。
  
什么是规则?所谓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人们为了有序的生活,为了和谐的相处,需要一些行为规范。这些制度、章程、行为规范,就是我们平时统称的规则

    在号称速度最快的“google”搜索引擎上输入遵守规则,在0.09秒的时间内,它为我们呈现出206000项搜索结果。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大至国与国,小到人与人,都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如图书馆有借阅图书规则,行走驾驶有交通规则,体育竞技有比赛规则,游戏有游戏规则等等,无论是在衣食住行方面、还是学校里、公共场合对所有人的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定,都时时处处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孟子说“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不就是在讲述这个道理么?所以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

    我们要向规则致敬!

    向规则致敬,我们的民族才更有尊严。

    有篇短文是嘲笑德国人的:中国留德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刻板, 不知变通,就存心捉弄,在相邻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标上”“字样后躲到暗处。后来果然发现德国学生都像看到男女厕所标志那 样,毫无怨言地进了自己该进的那个电话亭。有时,女亭闲置,男亭那边宁可排队也不往女亭流动。面对中国学生的惊讶, 德国学生平静地耸耸肩说:规则嘛,不就是让人来遵守的吗……

    在嘲笑德国人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五千年的风雨洗礼,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已 使我们背负了许多。也许我们承受了太久的枷锁的压迫, 以至于翻身后如释重负般地漠视对社会有益的规则,人情、金钱、 权力当一切都可以改变规则时,那我们来之不易的民主社会又如何维系?千百年民族精神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

    在现在这个崇尚叛逆,追求个性,混淆了自由概念的社会,也许有人会聪明地认为:规则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套住?毕淑敏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人们与道 德产生了距离,而让缺德成为一种习惯。的确,那是非常可怕的。

    有人总结说,在公共场合,极有涵养的不再是中国人,被世界公认最有“绅士风度”的是英国人,而最有公共观念,最终人权的则变成了美国人.......

    是该我们反省的时候了?

?  决定个人品格的道德素质也决定着民族的品格。坚守规则的民族才是有尊严、有灵魂的民族,坚守规则的世界才是高贵生命的圣洁花园。

    向规则致敬,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和谐。

    请看:公路上,车道被分成了两边,就不会出现两车相撞的事故。十字路口,一般都有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来了等一等,这是人人都会背的交通基本常识。如果没有这个规则,车辆随心所欲地开,只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请看: 我们学校上下楼道井然有序。第二节课后,会举行大课间活动,同学们都在各班教室门口排好队伍,依照次序下楼道进操场。假如没有这个规则,那么总有一些同学去推撞别人,导致别人摔倒,更为严重的是,其他同学可能没有看到那位摔倒的同学,便会向他的身体踩去,甚至可能会造成身亡的危险。就在上周,227襄阳市老河口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事件造成11名学生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生活中活生生的漠视规则的例子难道还不能给我们敲响警钟么?

    有了规则,人与车各行其道才会安全有序;有了规则,学校的教学生活才会有条不紊。

    向规则致敬,从点滴小事做起。

每当班级纪律松弛时,搞卫生难度加大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回答:“又不是我一个 人”也许的确不是你一个人,但为什么我们总习惯于把自己定位于相对较低的道德水准。为什么你不认为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是你应该遵守的规则?

你愿意在迟到的名单上增添一个名字,给人以不守时的印象吗?

你愿意在食堂的队伍中被看到插队的身影,而让身后的人窃窃私语吗?

你愿意在图书馆中因为你大声喧哗的嗓音,而招来整个图书馆的骚动吗?

如果你不愿意,那请你遵守规则,成为规则社会的文明人。

    我们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这是规则;我们要完成家庭作业,这是规则;在教学楼内不吃零食,这是规则;在学校不使用手机,这也是规则……

    生活中的规则还不止这些,还需要你那雪亮的双眼去发现它!

要知道,有规则,就成方圆!

其实,守规则的人就是有公德心,有素质,有教养!你难道不想成为有公德心,有素质,有教养的人吗?还是那句话,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迈出一小步,中国就会迈出一大步!我们是世界的未来,我们也是未来的世界,让中国这个守规则,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永留光辉史册!

主持人:游紫薇

演讲人:秦艺

指导老师:肖永红

升旗手:吴晓海、张世茹、罗怡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