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致远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校历表

周次

30

/1

31

1/2

2

3

4

5

1、高三师生提前报到及寒假补课。2、确定新学期定位及课表。3、高一、二师生报到。4、制订新学期校历表。5、上学期期末统考数据分析。6、发放新学期教材。7、各备课组拟订新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6

7

8

9

10

11

12

1、编写《教改读本》条目。2、征集教师评价办法意见。3、完善教学质量奖励方案。4、高一、二继续实行早跑操。5、“三表”(定位表、总课表、校历表)汇总。6、图书馆恢复正常开放;信息室、电教室、实验室、体育库房正常运转为教学提供保障。

13

14

15

16

17

18

19

1、高三半月考。2、高二质量分析会。3、收交各备课组新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4、高二高考目标分解。5、比教学活动。

20

21

22

23

24

25

26

1、参加市教研室高三统考工作布署会。2、高三教师会,传达市教研室会议精神,进一步强调监考、阅卷纪律。3、高三三月份统考准备工作。4、高一研究性学习开题。

27

28

29

1/3

2

3

4

1、高三参加市三月份统考及网上阅卷。2、教学工作例会,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比教学活动。3、上报招生计划。4、高一、二月假。

5

6

7

8

9

10

11

1、高三统考质量分析。2、起草2011年招生工作方案。3、英语等级考试报名工作。4、比教学活动。

12

13

14

15

16

17

18

1、市高三教学工作会议。2、高三各科教师参加市备考会。3、高一综合实践课进度检查。

19

20

21

22

23

24

25

1、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准备工作。22011年招生工作启动。3、积极联系高三外地信息试卷。

26

27

28

29

30

31

1/4

1、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工作。2、高考体检。3、高一、二、三月假。

2

3

4

5

6

7

8

1、教学工作例会。2、招生宣传工作。3、高三进入周考。4、清明节观看电影。5、比教学活动。

9

10

11

12

13

14

15

1、高三四月份统考及网上阅卷准备工作。2、高一、二期中考试命题。3、上报高考考点信息。

十一

16

17

18

19

20

21

22

1、高三参加市四月份统考及网阅。2、制订高三后期工作安排。3、招生系列工作。4、安排高考监考教师。5、高一、二期中考试准备工作。

十二

23

24

25

26

27

28

29

1、高一、二期中考试周。2、五一假期安排。3、高考誓师大会。

十三

30

1/5

2

3

4

5

6

1、高三适当开展一些心理放松活动。2、高三教师会,对后一阶段工作作布署。3、高三师生拍毕业合影照。4、办理高三毕业证。5、招生系列工作。

十四

7

8

9

10

11

12

13

1、评教工作。2、教学工作例会,比教学活动总结。3、中期常规教学检查。4、高三强化周考。

十五

14

15

16

17

18

19

20

1、高一研究性学习结题。2、高二毕业考试。

十六

21

22

23

24

25

26

27

1、高三回归基础,加大学生自我梳理知识的时间。2、高考考务工作筹备。

十七

28

29

30

31

1/6

2

3

1、高三高考仿真考试。2、高三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3、高考筹备工作进度检查。

十八

4

5

6

7

8

9

10

1、各项准备工作到位,确保高考万无一失。2、高考。3、高考期间住校生自习地点、时间安排、外出考试学生带队出行安排、发放准考证、填报志愿杂志。4、高一、二月假。

十九

11

12

13

14

15

16

17

1、参加市期末统考工作布置会。2、高一、二结束新课,进入期末复习。3、高三学生提前批志愿填报培训及上机操作。4、部分教师赴省城参加高考阅卷。

二十

18

19

20

21

22

23

24

1、安排人员赴各中考考点进行招生宣传。2、中考之后的招生接待工作。3、高一、二期末统考准备工作。

二十一

25

26

27

28

29

30

1/7

1、高一、二期末统考周。2、暑假招生接待专班培训。3、高考成绩下达,学生领取分数条。4、高考录取划线,统计我校上线情况,及时进行招生宣传。5、高三学生填报志愿培训会及填报各批次志愿。6、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撰写工作总结。7、高一、二散学典礼,暑假开始。

二十二

2

3

4

5

6

7

8

1、阅卷点组织协调工作。2、关注中考成绩下达和填报志愿时间,及时出台招生策略。3、招生动员大会。4、统考成绩、高考成绩数据分析。

二十三

暑假

1、招生接待、录取。2、教师假期研修。3、高考录取工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