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文章写的事很小,很真,我们老师平时的教学中常常遇见。米瑞娟老师虽然很年轻,但懂得爱、懂得爱的艺术。米老师用真心记录的教育的点滴,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用心投资生活,把平淡的生活过成诗。米瑞娟老师不愧是襄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爱要区别对待
襄阳市致远中学 米瑞娟
上周三第一节课铃响,我在7班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走到最后一排周若岩旁边,一眼瞟过去,答题卡上光溜溜一字没动,我脱口来了句:“哟,这么干净,是准备留给下届啊?”旁边听到的学生抿嘴偷笑。周若岩赶忙指着旁边另一个没写的同学笑嘻嘻说:“他也没写,老师你不说他?你这是区别对待!”我看他神色无异,就没放在心上,随口加了句:“你自己总是不写作业,说别人干嘛?哪儿来的区别对待?”
课后,回顾课堂教学,我脑海里一直回想着那句“区别对待”,随后几天,这句话也“阴魂不散”如魔音绕耳。我是不是当时说话太直接了?他会不会自尊心受挫?后来几天课堂我一直关注着他的状况,看不出来什么异样:作业仍然不做,笔记仍然不记,听课一如既往不在状态……不行,内心不安,我还是决定要找个机会激励下他。
等待着,等待着,时机来了!周六晚上语文周考,我刚好监考7班,开考前我在讲台上对全班同学说:“上次考试有同学没写作文,这次所有人必须都写,没有区别对待!”我特意盯着周若岩,上次就他没写。他显然接收到了眼神暗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开考一会儿,我走下去巡视,他在最后一排左顾右盼不动笔,我又专门嘱咐他写作文。过了十来分钟,再转到他身边,我暗自激动——他已经在写作文了,而且还专门拿起来给我“炫耀”,我当即肯定了他。背身走过去,能感觉到他在跟旁边同学手舞足蹈地“嘚瑟”。对他这一小“放肆”我假装没看到。
这件事就这样被我放下了,没想到的是昨天批阅作业,改到其中一份,工整的字迹有些陌生,我好奇地一瞅名字——居然是周若岩!他竟然交作业了!我的内心“地震”了,“区别对待”有魔力啊!
今天我又在7班上晚自习,讲完课学生自习,不断有学生找我分析期中考试和周考试卷,不知道分析了第几位时,头一抬,周若岩居然站在旁边等着分析试卷!我心中真是激动不已,但在面上装作很淡定。轮到他时,看着答题卡上每道题他都标出了得分,总分97分,及格了!这次题不简单,他居然超过了半数同学!看着他写的作文《我的新年祈愿》,虽然不合材料题意,但他写的愿望有大学梦,有未来更努力……我耐心详细地给他逐题分析,毫不吝啬地夸赞他有灵性有潜力,眼角可以瞟到他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下了晚自习,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顾从最开始他那句抱怨的“区别对待”,到后来这几次我有意的“区别对待”,他的变化是如此明显,向学之心日增。看来教育这种事还真是要“区别对待”呀。我们一直强调教育要公平对待学生,而这种广义的“公平”在落到实处时,其实需要对每一位学生“区别对待”。这种“区别对待”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回顾这一学期,“区别对待”让我在和一名屡次考差的优等生唐欣妤分析问题后,珍藏了她感动闪烁的眼泪;在和一名上课多次讲小话的中等生李建东谈话后,收到了他毕恭毕敬的90度鞠躬;在和周若岩这种后进生多次“切磋”后,看到喜人的变化。细细想来,“区别对待”无非是在课下对学生多一分关心,多一分耐心,多一分责任心。但我们教师付出的百分之一,让学生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温暖和爱。这股爱的暖意可以鼓舞寒冬中奋战的学子,慰藉孤独失意的心灵,照亮黑暗角落的灵魂。对学生的爱确实要“区别对待”!
2020年11月27日
(审核:周胜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