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科技研究
您的位置:主页 > 楚科技研究

春秋时期的楚国,一直被其他的诸侯国称为“蛮夷”。早年周天子大宴群臣时,楚人的首领,也只能在宴会上管理酒器。

到了战国中期,历经几代楚国君王的经营,楚国竟从“蛮夷”摇身一变为“超级大国”。一度坐拥包括今天苏浙川鄂各省在内的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以及五百多万人口。

为何会有如此神奇的发展奇迹?最无可争议的,是一条原因:楚国,拥有三项在当时堪称“高精尖”的核心技术。

攻守兼备的“铜甲战车”

春秋列强逐鹿,战车不仅是大杀器,更是衡量当时列强国家实力的标志。一国有多少战车,好比今日某国有多少战机导弹。史书里的“千乘之国”,更是公认的“诸侯之大者”。

楚国的战车,不但数量上早已突破“千乘”的标准,战车装备水平,也领先列国。最为代表性的,就是“铜甲战车”

楚国的“铜甲战车”有多厉害?古代的一辆战车上,一般配备三名甲士:“车左”持弓弩,负责远程攻击;“参乘”负责驾驶战车;“车右”执戈矛,负责近战。这三名甲士立于车前,所以车前方的防护力是最强的,车的两侧与后方的防护就相对薄弱了。

而“铜甲战车”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楚国战车的车厢外侧镶有多块铜甲板,足可将战车的车厢全副武装,使整辆战车的防御能力提升了数个level。

放在战场上,这样的防护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春秋战国时期,将士作战时,一般都会穿上防护的甲胄,但为了保持士兵作战的灵活性,甲胄的防护范围一般是从头部到膝以上。而“铜甲战车”则恰好能防护将士膝以下的部位,这样便可算是全副武装了。

据说,楚国战车在车轴的两端还安装有带矛头的车軎,可以作为冲杀敌方兵车的利器。若果真如此,有“守”有“攻”,那便是古代名副其实的“装甲战车”了。

拥有此种“神器”,楚国的精锐大军,征战自然似狂飙突进。清朝高士奇《左传记事本末》惊呼:“春秋灭国最多者,莫若楚矣。”

中国最早的长城——楚方城

春秋列强争霸,别管可以打下多么广袤的国土,关键还要守得住。

从春秋起,楚国吞的土地多,拉的仇恨也多,被中原诸侯联手讨伐更是常事。

公元前656年,“打遍中原无敌手”的春秋霸主齐桓公,集结联军朝着楚国扑来。

但楚国使者屈完,只凭淡淡一句话,就叫雄心万丈的齐桓公当场猛醒,继而就果断撤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这让齐桓公都不敢贸然开打的,就是楚国的一大“高科技”防御杰作:方城。

比起战国年间,北方列国为抵御匈奴修筑的长城,楚国“方城”出现的年代,显然要早得多。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修筑这样浩大的国防工事,足见楚国的土木工程技术。

《水经注》里说,“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即此城之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楚方城的大致范围和走向,就好似一只有力的臂膀,牢牢拒敌于国门外。

楚国的方城,不仅在我国的军事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建筑史上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

楚国在修筑方城时,十分注重因地制宜:遇河流则采用以河岸之堤为城,以河水为池的“连堤”法;遇山川就采用以山连山的“构筑法”;在平原则采用城垣形式修建。

这道靠谱的屏障,就这样保护着高速崛起的楚国人,安心经营着自己的国土。

首创“国家农业信贷”之法



楚国地处长江中游,灌溉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拥有先天的农业种植优势。稻米作为楚人的日常主食,其种植技术尤其得到统治者的关注。

稻米种植,首先要重视农田水利的建设。楚国的“期思坡”“芍陂”等工程,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质量相当过硬——芍陂今天依然可以每年蓄水七万多立方米,灌溉农田四万多公顷。如此超越历史的工程技术,对当时楚国的生产,堪称强力助推!

而在国家政策上,楚国更是首创了“国家农业信贷”之法——“黄金籴种”,对后世影响深远:即以国家名义贷款收购良种,以作来年“贷种食”之用,或者作为国家统一推广的良种来使用。这一政策,大大保证了水稻良种在全国的推广,提高了水稻种植的品质。

就这样,强大的农业产量,为楚国提供了雄厚的物资保障,支撑着楚国一年年壮大,从早年的“蛮夷”,成长为震撼春秋战国历史的强大力量。

战国纵横家苏秦,曾经这样形容楚国的强大:“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称,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这雄视列强的风姿,恰是来自这些看似低调,却关乎国计民生的强大技术。核心技术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意义,看过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崛起,就可知,是经历岁月考验的硬道理。